2025年第一季度國內手機出貨量出爐,得益于手機國補的拉動,國內手機出貨量實現了小幅增長。根據IDC的數據,2025年Q1小米手機出貨量1330萬臺,成功拿下國內第一,市場份額為18.6,同比增長39.9%。國內出貨量前五的廠商中,國產占據前四,蘋果滑落至第五。(出貨量≠激活量,出貨量=激活量+商家庫存)
華為手機出貨量1290萬臺,排名第二,市場份額18%,同比增長10%。OPPO手機出貨量1120萬臺,排名第三,市場份額15.7%,同比增長3.3%。vivo手機出貨量1030萬臺,排名第四,市場份額14.4%,同比增長2.3%。蘋果手機出貨量980萬臺,排名第五,市場份額13.7,同比下滑9%。從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前五的廠家中,除了蘋果,四大國產品牌都實現了增長,從增長率看,國補受益最大的廠家無疑是小米。
2025年第一季度,華為中低端手機表現出色,nova13系列連續多周霸榜國產手機銷量第一,nova13Pro也表現不錯,周銷量穩定在前30。華為nova13系列目前全系總激活量接近500萬臺,妥妥的中端手機之王。千元機暢享70X回歸麒麟5G后競爭力大幅提升,同樣表現出色,周銷量維持在15名左右。
華為高端手機第一季度表現并不是特別搶眼,不是因為華為競爭力不夠,也不是因為價格貴,而是因為沒貨賣!華為mate70系列2024年11月26日發布,12月4日正式上市,2025年第一季度本屬于銷售高峰期,然而除了mate70標準版之外,其他3款機型一直缺貨,本應該成為全系銷量擔當的mate70Pro更是一機難求,很多消費者想買買不到,從而導致mate70全系的總體銷量遠低于同期的mate60系列。
蘋果手機一季度國內出貨量已不足千萬,僅為980萬臺,國內市場排名也跌至第五,雖然iPhone16系列長時間霸榜周銷量前三,但改變不了蘋果手機國內銷量持續下滑的局面。華為回歸后,國內高端手機市場競爭加劇,再加上蘋果自身創新不足,蘋果手機的優勢正逐漸喪失,銷量就是最好的證明。為了銷量蘋果也打起了價格戰,iPhone16系列上市即破發,1個月就開始降價,3個月大降1000,然而降價只是降低了蘋果手機下滑的速度,并沒有改變下滑的趨勢。
最近中美關稅博弈,不少消費者擔心蘋果手機漲價,從目前形勢看,蘋果手機完全不具備漲價的條件。蘋果手機供應鏈主要來自中國大陸、TW、日韓,美國零部件很小,在國內組裝生產,不屬于加征關稅的范圍。從市場競爭方面來說,從2023年四季度開始,蘋果手機已經連續6個季度下跌,蘋果國內持續下滑,降價都賣不好,漲價那不就是自己作死。
目前手機國補依然持續,但國補的效應已經減弱,消費已經回歸理性,小米預估會沖高回落。預估第二季度,華為小米互換位置,OV排名不變,榮耀最近有多款重磅新機發布,預估第二季度將重新回到第五,蘋果可能淪為other。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