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師傅今年六十三歲,他經營著一家百貨超市,每天都忙著進貨賣貨守店。一次體檢中發現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數值異常,醫生叮囑他要做好定期復查。
不過他自己覺得沒什么癥狀,認為上了年紀前列腺有點小毛病正常,就沒放在心上。可近兩個月來,他總是被尿頻、尿急、排尿困難、尿不盡等癥狀困擾,只好到了醫院就診。
結果經穿刺活檢確診前列腺腺泡腺癌,進行了相關檢查后,醫生為他安排了前列腺癌根治切除術。
醫生解釋:“前列腺癌早期沒什么典型癥狀,等到出現了尿不盡、尿頻、尿急、尿痛等明顯癥狀,多半已經發展到了中晚期!”
一、前列腺癌為什么往往一發現就是晚期?
前列腺癌是指原發于前列腺的一種癌癥,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統常見的一種腫瘤,全世界男性前列腺癌發病率位列第二位,致死率位于第五位。
據統計,臨床上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標準治療后,五年生存率接近100%,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只有30%,但我國超過三分之二的前列腺癌患者一確診就是中晚期。
我國前列腺癌發現就是晚期的患者占比高達70%,但美國這個比例卻只有4%,這是為什么?
東莞市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羅道升介紹:我國對前列腺癌早期篩查的普及較少,居民總體健康意識和體檢意識不強,未定期參加體檢,未能及時發現早期前列腺癌。另外,我國城鄉差距大,醫療水平不平衡,有些地方醫療水平落后,無法檢測出腫瘤。
健康管理師胡忠東提醒:多數早期前列腺癌患者沒有明顯癥狀,但隨著腫瘤的進展,患者可能會出現尿急、尿頻、尿不盡、血尿、血精、下肢水腫等癥狀,一旦發生骨轉移還可能會有骨痛、骨折、截癱等表現。
《中國前列腺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指南(2022)》指出:年齡超過六十歲或年齡超過40歲且攜帶BRCA2基因突變,或年齡在45歲以上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人,屬于前列腺癌的高風險人群。
前列腺癌高危人群要注意做好前列腺癌篩查,最好每兩年進行一次血清PSA檢測,并遵醫囑定期復查或治療。
二、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會導致前列腺癌嗎?
坊間傳言“男性年輕時要小心前列腺炎,中年時要小心前列腺增生,老年時要小心前列腺癌!”男性真的要這么焦慮嗎?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董強表示:前列腺炎多見于50歲以下的成年男性中,一般會有尿痛、尿頻、尿急等癥狀出現。如果是急性前列腺炎要引起足夠重視,盡快就醫治療,慢性胰腺炎也要去正規醫院看診,并保證健康的生活方式。
前列腺增生多見于60歲以上的男性,半數以上的人會出現尿急、夜尿增多、尿不盡、尿頻、尿失禁等癥狀。如果癥狀不嚴重可以做好定期復查,癥狀嚴重的需要立即就醫接受治療。
前列腺癌多發生于老年男性中,不過年輕人也要提高警惕,男性如果超50歲有一些下尿路癥狀,那最好及時就診排查。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秦曉健表示:前列腺炎會影響或加重前列腺增生,也可能會增加前列腺癌風險,但并不是絕對會導致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并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因為兩者在發病機理、好發部位和發病率都不一樣。
三、男人衰老時,前列腺和下半身都會給出信號
中國健康教育中心教授沈雁英表示:男性前列腺衰老可能會有尿線細而無力、尿不盡、尿頻、尿急、尿痛等排尿不適癥狀出現。平常一定要保護好前列腺,盡量不要憋尿,避免性生活過度,每天還要清洗陰囊和包皮等部位,同時要避免久坐不動。
男人衰老時,除了前列腺衰老,下半身還會出現兩粗一短癥狀!
1、腰部變粗
腰圍不斷增長,可能是腎臟功能下降、腎氣虧虛、人體代謝率下降的表現。
2、腿部變粗
腿部變粗可能是脾胃功能下降、體內水液代謝不暢所致,也可能與腎病、心臟血管疾病有關。
3、步伐變短
步伐變短、行走遲緩可能于腿部肌肉力量衰退有關,也可能是大腦功能退化、肌肉老化等原因所致。
男性的泌尿生殖系統健康一定要多關注,有傳言稱“男性年輕時要小心前列腺炎,中年時要小心前列腺增生,老年時要小心前列腺癌”。不過也無需過于焦慮,平常保證健康的生活習慣即可。
參考資料:
[1]《男人衰老的7個信號,硬漢不注意保養也會“垮”》.生命時報.2018年1月15日
[2]《年輕前列腺炎→中年前列腺增生→老年前列腺癌?華西專家說男人哪有那么造孽!》.健康時報.2021年7月13日
[3]《這種病發現時,大多已是中晚期!出現這些癥狀一定要小心…》.科普中國.2022年6月19日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