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國曉寧 唐學鈺
近日,聊城市東昌府區光明小學的"校長信箱"宛如一顆璀璨之星,引人注目。這小小的信箱,仿佛擁有神奇的魔力,匯聚著孩子們的夢想、困惑與希望。
“這個同學寫的是一條建議,這個同學是想向好學生學習,我認為好的信件,都會在信上畫上五角星……”4月15日下午,記者在聊城市東昌府區光明小學校長辦公室里見到了這位勤勉博愛的校長孫殿鑌,他隨手拿起辦公桌旁掛著的文具袋,把學生給他寫的信一一展示,如數家珍地介紹著每一封信背后的故事。
那個掛在門口的信箱
成了孩子們的“樹洞朋友”
“2023年初,我在自己辦公室外設立了校長信箱。孩子們在兩種情況下可以通過信箱與我聯系:一是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遇到煩惱或困擾,需要我的幫助;二是從自身視角出發,對學校的環境建設、文化設施設置以及教育教學等各方面工作有意見或建議,也能通過這個信箱與我交流。”孫殿鑌說,堅持一段時間后,他收到了很大孩子們的來信,內容寫得都很真實,反映的都是非常現實的問題。
“孫校長,我家里添了個小弟弟,感覺自己被冷落了。”這是一封來自中年級學生的信。收到信后,孫殿鑌不僅與該生面談疏導情緒,還與家長聯系,通過家校協作化解了孩子的焦慮情緒。對于涉及孩子心理困擾、家庭問題等隱私的來信,孫殿鑌都會單獨與孩子溝通。
"我一直希望能有一個橋梁,讓我和孩子們的心貼得更近。設立校長信箱,就是為了助力孩子們健康成長。孩子們在學習和成長中難免會遇到困擾,或者對學校工作有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這個信箱就是溝通的紐帶和橋梁。"孫殿說。
比校長更有創意的設計師
小學生用信件“爆改”母校
而對于孩子們提出的合理建議,學校更是高效改進。高年級一位同學在信中寫道:“校長,我們在校園里活動時,有時會忘記時間。我建議在南北教學樓上增設隨時提醒時間的電子顯示屏,這樣我們就能更好地安排學習和休息。”孫殿鑌看到信后,馬上回復:“你的建議非常棒,學校會盡快落實。”如今,電子顯示屏已經安裝好了,時時提醒孩子們要惜時如金。
除了電子顯示屏這條建議外,學生們還為學校發展提了很多寶貴建議,孫殿鑌列舉起來,比如有學生建議盡快修好女生廁所隔板,高年級的女孩更需要相對封閉的空間;建議舉辦足球聯賽,給孩子們提供一個揮灑馳騁綠茵的汗水和豪情的平臺……這些合理的建議,在他的統籌安排下,一一得到落實。“壓在孩子身上的一座山,也許只是你輕輕一吹就能吹走的一片灰,我們有責任為孩子們的成長撐起萬里晴空。”孫殿鑌深有感觸地說。
2024年下半年,校長信箱搖身一變,成為了習作信箱。中高年級習作小達人可以在這里投稿。孫殿鑌承諾:“孩子們的每一篇習作我都會一一批閱、交流并鼓勵。”
從單向傾訴到雙向成長
教師發現學生課堂發言量激增
“校長信箱極大地鼓勵了孩子們寫作文的熱情。以前有些孩子寫作文總是愁眉苦臉的,現在主動去寫,還會反復修改。他們在寫作上更積極了,上課發言也更踴躍了。而且,孩子們在生活中變得更自信了,更愿意與老師、校長和同學交流。以前有些孩子心里有話不敢說,現在他們更愿意通過書信向校長、老師說出心里話,有助于我們與學生的交流。"光明小學教師陳鳳燕興奮地說。
截至目前,光明小學“校長信箱”互動信件已達百余封。每一封信都像是一顆種子,在校園的土壤里生根發芽。孫殿鑌用智慧幽默的回答、真誠平等的態度和積極高效的作風贏得了同學們的信任。
孫殿鑌在給小琪(化名)的回信中寫道:“孩子,成長的路上會有風雨,但也會有彩虹。勇敢地去面對,你會收獲更多的美好。”小琪說:“在和孫校長的信件交流中,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明白了許多道理。我知道只要努力,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聊城市東昌府區光明小學的“校長信箱”就像一個溫暖的港灣,守護著孩子們的成長。它見證著孩子們的成長與進步,也讓校園充滿了愛與希望。相信在信箱的陪伴下,孩子們會在光明小學這片沃土上茁壯成長,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