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起
“低空經濟”這個名詞
逐漸進入大眾視野
隨著無人機配送、空中交通、應急救援
等產業爆發式增長
也催生出對相關領域的人才需求
目前,全國已有6所“雙一流”高校
申請設立“低空技術與工程”專業
其中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
這3所在京高校
根據規劃,這些學校將于今年9月
招收第一批學生
聚焦國家戰略需求
培養低空經濟人才
低空經濟是指在3000米以下,以低空空域為依托,以各種有人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具有產業鏈條長、輻射面廣、成長性和帶動性強等特點。
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特別強調,要“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同年12月,國家發改委低空經濟發展司正式成立,標志著我國低空經濟領域迎來更加明確的戰略規劃和政策推動。
根據全國教育大會“建立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的學科專業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學科專業”的部署,去年年底,教育部官方網站公示全國6所高校申請增設“低空技術與工程”新專業,其中包含3所在京高校。
據悉,該專業所屬學科門類為工學,專業類為交叉工程類,修業年限為4年,畢業生將被授予工學學位。根據教育部公開的申報材料,上述6所學校計劃年度招生人數共計360人。
高校聯合布局,不僅將推進低空技術與工程專業的多元化發展,還將為行業提供高層次、復合型人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申請材料顯示,關于低空技術與工程專業的直接就業,每年約有4000人的人才需求,輻射就業方向約有20萬人的人才需求。
學生畢業后,可在低空經濟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工作,如在低空有人/無人飛行器相關院所、低空產業企業從事研發、制造、運營等工作,也可在低空管理政府機構參與管理與規劃。
低空經濟產業鏈
高校齊發力
搶占發展先機
首批設立低空技術與工程專業的3所在京高校,在航空航天、工程技術、通信等領域有深厚積累,具備開設專業的優越條件和師資力量,在辦學側重點上也有所差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該校低空技術與工程專業,擬由無人系統研究院牽頭,聯合飛行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和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共同建設,涉及“無人系統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控制科學與工程”和“交通運輸工程”五個一級學科。
學校將依托強大科研實力和教育資源,培養具有綜合知識結構的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人才。課程設置上,有微積分、機械設計基礎、自動控制原理等基礎課程,空氣動力學基礎、飛行力學、低空飛行器總體設計等專業課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培養架構圖
北京理工大學
該校低空技術與工程專業,旨在培養學生系統地掌握通用低空飛行器、新能源飛行器以及新概念飛行器總體設計、控制、動力以及低空交通管理等專業基礎理論、方法和工具,能夠在低空經濟相關領域從事飛行器系統的理論研究、設計與開發、實驗研究以及技術管理等工作。
招生辦負責人表示,該專業在“宇航與機電類”這個大類中進行招生,設立“低空技術班”,擬開設飛行器空氣動力學分析與設計、新能源飛行器能源管理與控制、低空綜合交通管理等專業核心課程。
低空技術與工程專業人才未來就業場景設想
北京郵電大學
該校將計算機與低空技術相結合,通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信息與通信工程”國家級一流建設學科的優勢,側重培養低空飛行器的網絡通信、安全管控等方面人才。
同時,學校建設的第三代互聯網實踐教學平臺,涵蓋了1000多臺教學臺式機、教學用服務器、專用基站、無人機及其配套的路由器等,可以作為教學實驗的基礎設備,為該專業學生提供空中、地面等空天地一體化的實驗環境。
科技浪潮奔涌向前
低空經濟賽道潛能無限
新興產業蓬勃生長
面向國家需求
發揮學科優勢
“低空技術與工程”專業的辦學
是“試點”亦是“考點”
對于該專業的發展前景
你怎么看?
來源:首都教育、北京發布
新媒體編輯:宗敏
如需交流可聯系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