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國“學術之巔”哈佛大學與川普政府正面交鋒,這場因“DEI(多樣性、公平、包容)”和校園反猶危機引發的“硬剛”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深層博弈?我們將從背景、動因、各方立場與未來趨勢多角度解讀。
背景速覽
根據近期報道,川普政府于2025年4月宣布凍結哈佛大學22億美元的聯邦撥款和6000萬美元的合同資金。這是繼對哥倫比亞大學、康奈爾大學和西北大學等學校采取類似行動后的又一舉措。事件起因于哈佛拒絕政府提出的政策要求,這些要求包括取消多樣性、公平、包容(DEI)項目、篩查支持恐怖主義或反猶太主義的國際學生,以及確保招聘中的“觀點多樣性”。
哈佛大學校長艾倫·加伯(Alan Garber)在公開信中表示,政府的要求超出了其合法權限,威脅到大學的獨立性和憲法權利。他強調,“任何政府——無論哪個黨派掌權——都不應決定私立大學可以教什么、錄取誰、聘用誰,以及可以進行哪些研究領域”(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哈佛大學校長艾倫·M·加伯
凍結資金的原因
哈佛大學等美國精英大學被川普政府凍結聯邦資金的直接原因,是這些大學拒絕了政府提出的多項政策要求。這些要求包括:
- 取消DEI(多樣性、公平、包容性)項目:政府認為DEI項目可能導致“逆向歧視”,違背民權法。
- 篩查國際學生:要求大學報告支持恐怖主義或反猶太主義的國際學生,特別是在巴勒斯坦支持抗議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學生。
- 確保“觀點多樣性”:在招聘和錄取中,必須平衡不同政治傾向,政府認為大學過于“左傾”。
- 審計學術項目:包括對學生、教職工的觀點進行審查,政府聲稱這是為了根除“偏見”或“反美”思想。
- 改變治理結構:要求大學調整其內部管理方式,以符合政府的政治目標。
這些要求的提出,背景是2023年以來的巴勒斯坦支持抗議活動在美國大學校園中引發的反猶太主義爭議。川普政府認為,大學未能有效應對這些問題,因此需要通過聯邦資金作為杠桿,迫使大學改變。根據Reuters,政府還威脅對哥倫比亞大學等其他學校采取類似行動,甚至考慮強制其簽署同意令,以法律約束學校如何應對反猶太主義。
川普政府的行動反映了其對高等教育機構的更廣泛不滿,認為大學校園存在“左傾偏見”,需要通過政策干預來重新塑造。政府官員在聲明中批評哈佛等學校表現出“令人不安的優越感”,聲稱聯邦資金應附帶責任。
政治背景:
這場爭議發生在2025年初川普政府加強對大學監管的背景下。政府聲稱,大學校園,尤其是精英大學,存在反猶太主義問題,特別是在過去18個月的巴勒斯坦支持抗議活動中。根據Reuters,政府還啟動了對部分參與抗議的外國學生的驅逐程序,并取消了數百名學生的簽證。
這一行動被視為川普政府對高等教育機構的政治壓力的一部分,旨在推動保守派議程。根據The Guardian,教育部官員批評哈佛等學校表現出“令人不安的優越感”,認為聯邦資金不應附帶責任。
資金凍結的規模與影響:
根據AP News,凍結的資金包括22億美元的多年度撥款和6000萬美元的合同,涉及醫學研究、學生資助和基礎設施項目。根據The Washington Post,哈佛為應對可能的資金短缺已從華爾街借入7.5億美元,顯示其財務準備。
利益與爭議
這場爭議反映了政府與大學之間關于學術自由與政治控制的根本分歧。以下是雙方的利益代表:
方面
政府立場
大學立場
核心利益
代表保守派利益,強調大學應符合國家政策,減少“左傾”傾向。
代表學術自由和多元化的利益,反對政府干預教育事務。
具體訴求
取消DEI項目,監控國際學生,強制“觀點多樣性”,打擊校園反猶太主義。
維護機構自主權,保護DEI項目,拒絕政府對教學和招聘的干涉。
支持者
認為大學過于自由化,DEI導致逆向歧視,需政府監管。
認為教育應獨立,DEI促進公平,反對政治化干預。
反對者
批評政府權力濫用,威脅學術自由,資金凍結損害研究。
批評大學忽視反猶太主義,DEI政策可能加劇群體分裂。
- 政府利益:川普政府代表了那些認為大學過于自由化、需要回歸“傳統價值觀”的保守派群體。根據CNN,政府官員聲稱,大學有責任遵守民權法,停止對猶太學生的騷擾,但未提供具體例證。
- 大學利益:哈佛等大學代表了學術界和支持多元化的群體,他們認為教育應保持獨立,DEI項目是實現社會正義的重要工具。根據The New York Times,哈佛強調,政府的干預可能危及從癌癥到糖尿病的醫學研究創新。
公眾反應
根據Pew研究中心2024年11月的調查,52%的美國工人認為增加DEI關注是主要好的,但21%認為不好,負面看法較2023年增加5%([Pew Research Center: Views of DEI have become slightly more negative]([invalid url, do not cite]))。這反映了公眾意見的分化。
哈佛大學的一些同行機構對其立場表示支持。普林斯頓大學校長克里斯托弗·艾斯格魯伯在社交媒體上寫道:“普林斯頓大學與哈佛大學站在一起。”斯坦福大學校長喬納森·萊文和教務長珍妮·馬丁內斯也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他們全力支持哈佛大學。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哈佛發布10小時后就對該發布進行了轉發,并贊其“為其他高等教育機構樹立了榜樣”。
此外,部分公眾人物如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X上批評DEI,稱其是“另一種形式的種族主義”,并在另一X帖子中稱“DEI必須死”,這些言論加劇了爭議。
事件升級
這場爭議可能引發法律挑戰。根據PBS News,哈佛已表示將與政府對抗,可能訴諸法院。
4月15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他正在考慮是否尋求終止哈佛大學的免稅資格。他強調說,“免稅地位完全取決于其是否符合公眾利益。
不得不說,特朗普的團隊執行力確實強,美國《華盛頓郵報》當地時間4月16日報道稱,特朗普政府已要求美國國稅局取消哈佛大學的免稅資格。美國法律規定,大學以及慈善機構等非營利組織免征聯邦所得稅,因為“其組織或運營主要是為了慈善、科學、教育或類似目的”。但如果其運營超出既定宗旨,免征聯邦所得稅的地位可能會被撤銷。失去稅收豁免可能會使哈佛大學每年損失數百萬美元。
特朗普政府還有牌,美國國土安全部長克麗絲蒂·諾姆稱,如果哈佛大學不滿足特朗普政府的要求,提供有關所謂的部分外國學生簽證持有者“非法和暴力活動”記錄,該校將失去招收外國學生的資格。
可見,如果“”硬剛“”美國政府,那么針對哈佛的行動還會進一步升級。
哈佛大學等被凍結聯邦資金的原因,核心在于政府與大學關于DEI和學術自由的沖突。政府代表保守派利益,試圖通過資金控制大學政策;大學則維護學術獨立和多元價值。
其他大學也可能面臨類似壓力,影響美國高等教育的資金來源和政策方向。目前,特朗普政府已凍結對美國七所頂尖高校的聯邦資助。在哈佛大學之前,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布朗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康奈爾大學和西北大學已遭到懲罰。除了西北大學,其他六所高校均屬私立名校組成的常春藤聯盟。
這場爭議不僅影響資金分配,還可能重塑美國高等教育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