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底,華為FreeClip耳夾耳機在海外發布,掀起了開放式耳機從「耳掛」到「耳夾」的轉變。但奇怪的是,除了Bose和漫步者外,「傳統音頻」陣營對耳夾耳機這一品類似乎不怎么感興趣。前段時間,由MOONDROP水月雨推出的PILL耳機(水月雨「音樂膠囊」耳機),又能否改變耳夾耳機缺少音頻大牌參與的局面呢?
圖片來源:雷科技
*本產品為自費自購產品。
可能是開放式耳機里最有趣的設計
考慮到水月雨面向的消費群體比較單一,小雷先簡單介紹一下水月雨這個牌子:水月雨(MOONDROP)是一家成立于2015年的中國音頻品牌,以耳機為主要產品。但隨著產品線擴張,水月雨也以Hi-Fi為核心,推出了一系列周邊產品,比如桌面監聽音箱、Hi-Fi手機(小雷24年曾寫過評測),甚至是機械鍵盤。
但無論耳機(專業音頻或無線產品)、手機還是鍵盤,水月雨在產品設計方面都深得用戶喜愛,豐富的聯名產品也讓水月雨有了「二次元耳機品牌」的稱號。有著這樣的品牌背景,水月雨PILL在設計上自然也不落人后。
圖片來源:雷科技
造型上,水月雨PILL采用了透明膠囊殼的設計:透明亞克力「膠囊」包裹著白色的水月雨PILL「內膽」,無論拿在手里還是作為背包掛件都顯得相當精致。
透過「膠囊」下方的轉把、或者直接轉動「膠囊」背后掏空的部分,水月雨PILL的「內膽」會在磁力的控制下準確地旋轉180度,露出內膽的耳機充電位。沒錯,水月雨PILL的透明「膠囊」外殼同時也是耳機充電盒的「蓋子」。
圖片來源:雷科技
值得一提的是,外殼與內膽的旋轉阻尼設置的相當到位,即使不聽歌,把水月雨PILL拿在手里轉著玩也相當解壓。
有一說一,小雷見過的真無線耳機也不少了:這些耳機有的用料高端、有的質感高級,但像水月雨PILL這樣讓人眼前一亮、忍不住上手把玩的,確實前無古人。甚至在小雷拿到水月雨PILL這段時間里,有不少同事都慕名而來,只為把玩一下水月雨PILL的巧妙旋轉設計。
當然了,「讓人把玩」也意味著水月雨PILL表面注定會沾滿指紋,而透明亞克力更是把水月雨PILL表面容易留下手印的問題進一步放大。且因內膽采用旋轉設計,使用時灰塵有可能被內膽夾帶進透明「膠囊」的內側,清潔起來極為麻煩。
圖片來源:雷科技
另外,透明亞克力材質也意味著「膠囊」非常容易留下劃痕,因此我也不建議大家真的把水月雨PILL當掛飾,更不建議大家把它和鑰匙等堅硬物放在一起,最好還是在背包里給水月雨PILL專門「找個家」。
圖片來源:雷科技
相比之下,水月雨PILL耳機本體的設計反而顯得平平無奇,耳機采用了耳夾耳機常用的「C形橋」方案,前面為球狀單元殼,后方為豆狀電池殼。要說和其他耳機有何不同,那就是水月雨PILL的C形橋并不是一道連續的弧,而是一個圓角的「匚」,且兩端長度不一致。
遺憾的是,設計限制了聲音的表現
說完水月雨PILL的設計,我們來聊聊水月雨PILL的硬件配置和聲音表現。
根據介紹,水月雨PILL采用了針對開放式耳機調整過的13mm動圈單元(壓縮纖維振膜),目標頻響曲線也同樣針對開放式耳機優化。和大多數耳機品牌常用的「哈曼曲線」相比,水月雨的VDSF會更自然和平衡。此外,水月雨PILL還采用了定向音頻技術,據品牌介紹可以「大幅消除漏音」。
但在初上手水月雨PILL時,我就遇到了一個問題。
剛剛提到過,水月雨PILL的C形橋并不是傳統的C形狀,且兩端長度并不一致。這意味著水月雨PILL會比其他耳機更挑耳朵:
如果你耳廓邊緣離耳道較遠,水月雨PILL的耳機單元殼可能會「夠不到耳道」(小雷就是這一種情況)。即使不按照C形橋的預設,盡可能拉近單元殼與耳道的距離,C形橋和背后的電池殼也會在耳后給你帶來壓迫感——畢竟強行去「夠」意味著你沒有把C形橋佩戴在正確的位置上。
圖片來源:雷科技
如果但如果你耳朵比較小呢?由于水月雨PILLC形橋在電池殼一側更長,耳機同樣會在耳后帶來異物感。相比之下,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的自適應耳夾要舒服太多了,即使和一般耳夾耳機的C形橋方案相比,水月雨PILL也有不小的改進空間。
但C形橋影響的不單單是佩戴舒適度:C形橋的設計決定了用戶能否讓耳機單元殼盡可能靠近耳道,因為耳夾耳機只有在靠近耳道時,才能把聲音完整地送入耳朵;如果距離太大,聲音能量在空氣中傳導時會大打折扣,最終入耳的聲音也會因此變形、失真。
在理想佩戴的情況下,水月雨PILL的聲音以中頻、中高頻為主,符合水月雨真無線產品的聲音特點。在App中將聲音增益開到高,且調高整體音量的情況下,水月雨PILL對人聲的拿捏還是挺到位的:以宇多田光的《道》為例,人聲仍具有彈性和一定的延展性,流行感十足。
圖片來源:雷科技
低頻部分也有一定的延伸,但受到開放式耳機本身的限制,水月雨PILL的低頻力量感天然偏弱。如果你將水月雨PILL的單元殼進一步往耳道靠近,低頻量雖然能上來,但聲音也會變得渾濁。
高頻部分,水月雨PILL的顆粒感會較為強烈、小有失真,聽起來有點「沙」。舉個不太恰當的比喻——水月雨PILL的高頻聽起來就像是把一個不錯的平頭塞就這么「晾」在耳道外。
當然,耳機佩戴匹配度對水月雨PILL的聽感影響比較明顯,如果你戴上后發現水月雨PILL為你而設,說不定會獲得比小雷更好的聽感。此外,水月雨App也能對水月雨PILL進行精細化EQ調整,甚至可以直接照著別的用戶「抄作業」,能從一定程度上調整耳機的聽感。
總結:199元的開放式耳機,還要什么自行車?
在討論水月雨PILL究竟適合誰之前,我們先按照雷科技的模版對水月雨PILL做一個簡單的點評。
優點:
1. 設計巧妙有心思;
2. 充電盒不區分左右耳;
3. 大牌耳夾耳機中性價比極高;
4. App(Android)調整選項豐富。
缺點:
1. 耳夾設計比較挑耳朵;
2. 高頻解析有進步空間;
3. App(iOS)體驗較差。
考慮到耳機售價僅199元,小雷并不想對水月雨PILL做太嚴苛的評價。之前提到過,耳夾耳機目前處于兩極分化的階段:高端產品聲音有保障,但價格居高不下;低端產品得過且過,以不足百元的價格勸退每一個想嘗試耳夾耳機的用戶。
圖片來源:雷科技
而水月雨PILL在此之中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以一個比低端產品稍貴的價格,買一個聲音更有保障的耳夾耳機。當然,水月雨PILL「聲音有保障」的前提是這個C形橋剛好適配你的耳朵。事實上,水月雨完全可以在后續產品中放棄這個C形橋的設計,讓耳機不那么「挑耳朵」、適配更多用戶。
如果你的預算只有199元,想買一個聲音好聽、佩戴舒適的耳機,那我其實不建議你選擇水月雨PILL或任何耳夾耳機——在這個價位入耳TWS會是更好的選擇。
但如果你已經有別的高端耳機了,只想用較低的預算「加購」一個好看點的開放式耳機作為補充,那水月雨PILL確實是一個聲音有保障、且試錯成本極低的新選擇。
當然,如果你是一個耳機「顏值黨」,那水月雨PILL對你就再適合不過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