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婚戒指,可以說是對相愛之人愛情最佳的詮釋。據考究,最早提到“訂婚戒指”的記載出現在1812年。經過了超過200年,訂婚戒指的樣式隨著潮流出現了很多演變和發展
誠然,每個準新娘對訂婚戒指都有不一樣的喜好。但在一定的年份里,卻總有流行的風潮。下面我們將回顧過去百年間那些曾風靡一時的訂婚戒指款式,也可以看看到底有哪些復古元素在21世紀中依然盛行
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
20世紀初,新的視覺風格、更先進的寶石切割工藝以及全球科技進步,意味著婚禮珠寶的變革步伐更快
1925年,裝飾藝術出現并很快風靡一時。訂婚戒指某種程度上也可視為指尖上的微型建筑,此時祖母綠、長階梯形和圓形切割的寶石十分流行,大多呈對稱的鑲嵌形式,“靶心”式的訂婚戒指變得十分常見
30年代,裝飾藝術風格得以延續,長方形切割寶石大行其道,搭配大量密鑲的圓形寶石。使用彩色寶石作為裝飾或邊框也很常見,如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和黑瑪瑙等
20世紀40年代和50年代
受到戰爭的影響,黃金重新成為訂婚戒指的首選金屬。因戰后寶石供應緊缺,不少人只能選擇回收利用古老傳家寶的寶石用作訂婚戒指
以1947年官宣與希臘王子菲利普訂婚的英國伊麗莎白公主(后來的伊麗莎白二世)為例,她訂婚戒指約3克拉的主鉆,就從婆婆愛麗絲王妃的王冠拆卸而下
到50年代,開始流行大顆鉆石和輪廓更圓潤的彩色寶石,群鑲戒指、凸圓形戒指變得越來越受歡迎
傳奇影星伊麗莎白·泰勒在50年代經歷了兩段婚姻,兩枚訂婚戒指都十分有代表性
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
典型的60年代戒指設計風格偏向自然,隨著裝飾藝術風格的復興,棱角分明、幾何造型的訂婚戒指以及對比鮮明的自然主義風格也隨之重新流行起來
阿斯切、祖母綠和梨形切割鉆石都是熱門選擇,包括米亞·法羅的九克拉梨形鉆石單石戒指以及杰奎琳·肯尼迪的“你和我”祖母綠和鉆石訂婚戒指
進入70年代,珠寶風潮迎來翻天覆地的巨變。有業界人士表示,當時訂婚戒指的規則“就像那個時代的反主流文化一樣,毫無章法可言”
盡管如此,仍有一些風格能“殺出重圍”,如“芭蕾舞裙”的設計尤為典型,意指將主石鑲嵌在如芭蕾舞裙般的錐形長階梯形切割鉆石之中的款式
20世紀80年代
戴安娜王妃的藍寶石光芒戒指可謂是這一時代最有代表性的訂婚戒。這一時代大量使用黃金令珠寶設計大膽而富有表現力
訂婚戒的潮流包括大型光芒戒指,中央鑲嵌著一系列璀璨奪目的彩色寶石,例如藍寶石和紅寶石,并以璀璨的白鉆點綴其間,形成經典的點綴
20世紀90年代至今
在90年代,公主方鉆石、白金和鉑金都曾風靡一時。進入21世紀,以爪鑲單鉆為代表的經典戒指仍大行其道,簡潔、干凈、樸素、不浮夸是它的顯著優點
近年,有專家認為梨形、長方形和橢圓形寶石是當下最流行的鉆石切工;另一方面,彩色寶石強勢回歸,寶石的形狀更加多樣,獨特的風箏形、菱形和子彈形切割也得到了不少的應用
至于未來,不可預測性正是時尚最獨特的魅力之一。誰會知道當100年后,類似的文章再次出現時,那時的編輯又會怎么說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