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毛主席在中南海宴請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末代皇帝溥儀。
一開始他還有些緊張,但在感受到了主席的熱情與親切后,他便逐漸放松下來。
然而就在這時,主席卻突然冷不丁地問了他一個問題:傳國玉璽到哪里去了?
一聽這話,眾人也紛紛向他投去了好奇的目光。卻沒想到,溥儀接下來的回答卻引起一片嘩然……
從皇帝到戰(zhàn)犯
1945年,隨著日軍的兵敗如山倒,溥儀在偽滿洲的“皇帝夢”也碎得一干二凈。
8月8日,蘇軍宣布對日宣戰(zhàn),正式出兵東北。
與此同時,日本關東軍長官吉岡安直匆匆趕到了溥儀的辦公室,告知他蘇軍坦克已經逼近“新京”,要求他立即撤往通化。
臨走之時,他還意味深長地扔下了一句話:“必要時要做好戰(zhàn)敗自殺的打算”。
原本就六神無主的溥儀,聽到這句話后更是慌成了熱鍋上的螞蟻。
他心里清楚,如今的他對于日軍來說已經沒有了利用價值。
相反,他的存在對他們來說已經成為了威脅,稍有不慎自己就有可能被滅口。
但他也明白,自己對人民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跟著日軍走他或許還有一線生機,若是留下來那只有死路一條。
短暫思考后,他便做出了選擇。隨后他便收拾好了行裝,將一切象征他“皇家身份”的東西整理好后,便踏上了逃亡之路。
然而,就在他們坐火車趕往通化的路上,廣播中傳來了日軍正式宣布投降的消息。
溥儀的心徹底涼了,這意味著自己徹底成為了一枚“棄子”。
此時日軍已經決定改道前往沈陽機場,直接帶著溥儀前往日本。但溥儀的行動卻猶豫起來,他非常擔心對方會神不知鬼不覺地讓自己消失。
不過最終他還是未能前往日本。8月16日,溥儀幾人來到了沈陽機場,焦急地等待著飛往日本的航班。
結果就在這時,一群蘇軍士兵忽然沖進來,包圍了整座機場。在經過一番盤查后,他們成功將溥儀幾人俘虜。
隨后他便在一片混亂中被押上了一架飛機。他不知道對方要帶自己去哪兒,只感覺自己的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
不知道過了多久,飛機平穩(wěn)地降落地面。當溥儀下來時,已經夜幕降臨,他根本看不清周圍的情況。
這時,旁邊突然有個軍人用中國話問道:“有人要解手嗎?”
溥儀隨即被嚇出了一身冷汗,他誤以為蘇軍這是將他交到了八路軍手中,差點嚇得沒站穩(wěn)。
結果一問才明白,自己這是到了蘇聯境內,剛剛那個人只不過是一個會說中文的華裔蘇聯軍官罷了。
溥儀隨即松了一口氣,他沒有前往日本,也沒被八路軍抓住,暫時沒有生命危險了。
在此后的五年里,他便一直被關在蘇聯監(jiān)獄。可以說,這段時期是他在日本戰(zhàn)敗后最悠閑的一段日子。
漫長的改造之路
由于他身份比較特殊,所以蘇方在關押他時對他給予了寬厚的優(yōu)待。比如他可以單獨用餐,不必參加勞動,甚至不用打蒼蠅和蚊子。
漸漸地,他便萌生了留在蘇聯的想法。他曾多次上書,向蘇方表示自己愿意永遠居留蘇聯,不過均未得到批準。
1946年,他被帶上了國際軍事法庭,向全世界揭露了日軍在我國國土上犯下的罪行。
除此以外,他還詳細講述了日軍是如何逼迫他擔任“偽滿洲皇帝”、平時又是如何打壓他、監(jiān)視他的。
說到動情處,他一度泣不成聲。他怎么會不清楚自己究竟犯下了什么錯誤呢?他早就后悔了,可是他沒辦法脫身。
經過此事后,他與日軍徹底撕破臉皮,也再無去日本的可能。
1950年,他被正式引渡回國,被送到了撫順戰(zhàn)犯管理所。
剛進去時他害怕得天天睡不著覺,生怕哪天自己就被處決了。但沒想到的是,黨和國家愿意給他重新來過的機會。
得知自己得到了寬大處理后,溥儀喜極而泣,從此他便開始積極改造,努力勞動。
起初,養(yǎng)尊處優(yōu)的他連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都不會,穿衣疊被都需要其他人幫助。
有好幾次他因為不會系鞋帶而錯過了早操,最后被管理員罰著多跑了兩圈。
還有一次他在洗完衣服時忘記了關水龍頭,導致整個走廊都被淹了。
無奈之下,管理人員只能派他做一些種菜、澆水的輕松勞動,讓他學習量血壓等醫(yī)療工作。
就這樣,在同志們的關照下,溥儀最終完成了蛻變。
國家的關照
1959年,溥儀作為一批特赦人員被釋放出獄。重獲新生的這一刻,溥儀再一次哭了。
他這一生身不由己的時候太多了,他做過“關門皇帝”、也當過傀儡;成為過人上人,也做過階下囚。
而如今他第一次作為一個普通人享受到了自由的感覺,只覺得天是那樣的藍,人民是那樣的親熱。
不久后,在周總理的關照下,他被安排到了植物園工作。在上任第一天時,有位工作人員開玩笑地說,“皇帝”與我們一起工作,我們很榮幸啊!
但他卻非常認真地回答道:“現在我只是一個公民,前來報到!”
此后他便正式開始了上班的日子。他白天上班時非常勤奮,一絲不茍地對待領導交給他的每一份工作,平時同事們遇到麻煩了,他也總是主動分擔。
慢慢地,大家與他的距離便拉近了,他后來還被選為了優(yōu)秀員工。這是他第一次體會到被人認可的感覺,他感到從未有過的滿足感。
然而雖然工作順利了,但他的日常生活卻狀況百出。那段時間他并不知道如何照顧自己,一天到晚丟三落四。
有時候枕巾找不到了,晚上脫衣服時,才發(fā)現是早晨穿衣服時把枕巾塞到了棉褲中間。
糧票丟了,他也不好意思和同事講,只能吃僅剩的那一兩糧。
不止這些,就連存折、錢包以及金殼懷表也丟失過,所幸每次鄰居街坊都會熱情地幫他尋找,給他送回來。
后來毛主席與周總理也了解了他的生活情況,思來想去他們決定給他介紹個對象,好好照顧他的生活。
幾番周折后,溥儀最終與一個名叫“李淑賢”的護士結了婚。婚后兩人也過得非常幸福。
到了1962年,正在工作的溥儀收到了毛主席的邀請,讓他前往中南海,主席要請他吃飯。
乍一聽這個消息時,他是非常激動的。但冷靜下來后他又不免有些緊張。
對于國家來說,他的內心始終都保留著一絲愧疚。一想到自己之前做的那些糊涂事,他便覺得沒臉見毛主席。
但盛情難卻,他最終還是接下了這份邀請。在宴會當天,他來到現場后忽然發(fā)現章士釗以及程潛等人也在。
溥儀明白,這是毛主席為了緩解氣氛特意給他請的陪同。體會到主席的貼心后,他心中無比感動。
入座后,主席便幽默地向大家介紹說,這位就是曾經的宣統(tǒng)皇帝,大家都曾是他的子民呢!
一旁的章士釗也開玩笑說,他們兩個人是開國元首與末代皇帝。眾人聽后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隨后毛主席便關心地詢問了他日常的生活情況,工作有沒有困難、生活得好不好等。溥儀一一回答了,表示一切都好。
之后主席又讓他為大家講述了幾個以前在宮里生活的情況。溥儀也毫不顧忌地講述了幾個大家不曾知道的“皇家故事”,大家都聽得津津有味。
結果就在這時,主席突然話題一轉,問道:“你還記得傳國玉璽放到哪里了嗎?”
溥儀一愣,隨即又嘆口氣如是說道,當年馮玉祥將他趕出北京城時,傳國玉璽便已經不知所蹤了。
后來他安定之后還特意請日本人幫忙找過,但均一無所獲。聽了這個回答后,眾人不禁嘩然,原來玉璽早在三十年前便已經丟失了。
毛主席聽后倒并不覺得可惜。
他安慰眾人道,玉璽是封建王朝的象征,如今封建的年代已經過去了,它就只是一塊沒用的石頭,丟就丟了,沒什么大不了的。
這一番話頓時讓溥儀感受到了毛主席的寬廣胸襟。是啊,現在是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有沒有找到玉璽又有什么關系呢?
此后,他便一心撲在工作上,投身于為人民服務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