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中文讀音:小米御7,小米汽車官方對此解釋含義為:“陸地戰車,御風前行”。
作為一個非米系車主,我認為這款SUV是小米接下來布局多車型的關鍵一步,受此前SU7因爆燃事故和由此引發的水軍黑米情況,YU7新車型易受波及,未來銷量或將遭受多重干擾,潛力和隱憂兼有之,本文就來談談我的淺見。
車主關注的重點:售價
從多方預測看,小米首款SUV起售價大概率落在23~24萬區間。這是因其核心競品指向特斯拉Model Y,也就是要打一個“錯位競爭”。這一策略既能吸引預算敏感型用戶,又避免與問界M7、智界R7等增程車型直接沖突。
如果高于25萬,之前蹲守的車主很可能直接買Model Y或極氪等成熟車型,YU7很可能達不到1萬臺既定目標。再考慮SU7定價邏輯,YU7溢價不能超過3萬。目前已有大佬預測23.59萬起步,各位覺得合理嗎?
競爭過于激烈,YU7壓力重重
今年中高端SUV乃是各家必爭,阿維塔07、極氪7X大打降價戰,特斯拉也面臨改款調整,持幣觀望者甚眾,YU7壓力重重。個人認為,小米SUV需在上市初期快速釋放產能,避免交付周期過長導致訂單流失。
據悉二期工廠將于8月投產,若產能爬坡順利,2025Q3Q4能賣出14~16萬輛,占到小米全年目標的50%則算穩贏,不過,爆燃事故導致SU7周銷量下跌,品牌信任度面臨危機考驗,YU7的具體市場表現還得邊走邊看。
潛能不限量,但矛盾也很尖銳
小米SU7月銷2萬的成績為YU7積累了品牌勢能,且SUV市場容量大于轎車,理論上大賣概率更高。但YU7也面臨2個矛盾:
1,如果走性價比標簽,未來如何做好高端定價,現實成本可能難以達到車主的低價期望;
2,具體配置如何取舍,比如,入門版YU7是否要閹割激光雷達或800V平臺,如果提高配置標準,售價又將如何匹配?
坦白講,華為系智界R7、問界M8等車型已經憑借智駕優勢分流了大量車主,小米智能化體驗方面仍需努力,做好差異化是關鍵。“小米御7”能否穩健地抵“御”各家新車的競爭壓力尚無定論,但可以確定的是,YU7短時間內無法復制SU7的爆發式增長。若定價失焦或品控翻車,則可能陷入“高開低走”困局。
我是筆點酷玩,希望我的分析可以給各位一些啟發和參考,我們下期再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