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香港維多利亞港的霓虹燈還在倒映著海南艦的鋼鐵巨影時,內地軍迷的手機已經刷爆了預約系統——4月23日人民海軍成立76周年之際,這艘4萬噸級的“海上巨無霸”將首次對內地公眾敞開艙門。從三亞軍港的深藍使命,到沿海16城的開放甲板,海南艦的轉身不僅是鋼鐵與浪花的對話,更是大國軍工自信的全民巡禮。
要說海南艦的“硬核配置”,得先看它的肚子能裝多少貨。塢艙里塞得下4艘“野馬”氣墊艇,每艘能馱著99A主戰坦克沖灘登陸;車輛甲板排得開30輛兩棲戰車,相當于一個裝甲營的突擊力量。更絕的是飛行甲板,6個直升機起降點能同時放飛3架直-20,這效率比快遞分揀中心還利索。去年南海演習,海南艦帶著30架直升機玩“蜂群戰術”,硬是把登陸速度縮短到傳統方式的五分之一。
武器系統才是真正的“護身符”。艦島兩側蹲著兩座1130近防炮,每分鐘11000發的射速織成金屬風暴,反艦導彈撞上來比雞蛋砸鋼板還慘。頭頂的海紅旗-10導彈專治各種“低空突防”,10公里內連F-35的殘骸都別想落到甲板上。今年初紅海護航,海南艦的電子戰系統把胡塞武裝的無人機群攪成無頭蒼蠅,這本事可不是靠顏值撐起來的。
開放活動的選址藏著大智慧。從秦皇島到三亞,16個沿海城市串起萬里海疆線,每個港口都是國防教育的活課堂。青島的父子兵可以摸著殲-15的起降軌跡聊強軍夢,廈門的少年能在塢艙里想象臺海風云。特別是泰州這樣的海軍名城,老水兵帶著孫子登艦時,怕是要摸著新型相控陣雷達感嘆:當年咱們守西沙用的還是手搖高射炮呢。
看看國際對比就知道為啥西方坐不住。美國同級的兩棲攻擊艦造價比海南艦貴2.5倍,法國“西北風級”載機量只有咱們的一半。更讓五角大樓冒冷汗的是建造速度——075型三號艦“安徽艦”去年剛服役,四號艦“江西艦”已經下水測試,這節奏比下餃子還快。難怪《戰區》雜志酸溜溜說:“中國海軍正在把兩棲攻擊艦變成海上樂高,想拼幾艘就拼幾艘。”
戰略價值才是海南艦的終極底牌。配合055大驅能組成“奪島特混編隊”,遇上福建艦航母還能變身“立體登陸平臺”。去年臺海演訓,海南艦帶著武直-10在澎湖外海畫了個直徑200公里的禁飛區,島內所謂“灘頭防線”在立體登陸面前成了紙糊的擺設。更絕的是非戰爭任務——從亞丁灣護航到也門撤僑,4萬噸的體量就是移動的“中國方舟”。
當海南艦的艙門向內地百姓打開時,昂船洲軍港的歷史煙云正在海風中消散。76年前人民海軍靠漁船起家,如今能讓老百姓親手觸摸4萬噸的國防重器,這跨越比航母甲板還寬闊。下次誰再問“中國軍工為啥強”,建議他去海南艦的機庫里站一站——那里回蕩的不只是直升機旋翼的轟鳴,更是十四億人托舉星辰大海的磅礴心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