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2025“漢語橋”全球外國人漢語大會——故事會西南區預賽在重慶師范大學舉行。來自美國、俄羅斯、意大利等40多個國家,西南地區近30所院校的187名留學生同臺競技,用音樂、戲曲、相聲、講故事等形式,講述自己與中國以及中國文化的故事。據了解,本次西南區預賽中,將有5名選手取得復賽直通卡,前往杭州參加復賽和決賽。
比賽現場,選手們聲情并茂地講述了自己與中國以及中國文化的故事。來自美國的艾迪娓娓道來一段他來中國求學的往事;來自俄羅斯的麗莎分享了因中國水墨畫與漢語結緣的故事;來自老撾的楊小娜用一曲《坐著火車去中國》,讓大家了解了中老鐵路給她和她的家鄉帶來的變化。
參賽選手們的故事生動有趣、精彩豐富,不僅為觀眾帶來語言上的享受,也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
“來中國讀書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在去年的時候終于實現了。”來自盧旺達的重慶師范大學留學生楊振說,來到重慶后,他愛上了這座城市,喜歡上了這里的美食。“不過去年夏天來到的時候氣溫有四十幾度,我有點怕熱,都不好意思跟同學說我是非洲熱帶國家來的......”楊振說道。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賽場上,來自巴基斯坦的選手小娜,唱起了這首在中國家喻戶曉的歌曲。
“我特別喜歡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當我聽說中國有這么多民族的時候,我非常震驚,從此心里誕生了一個愿望,想要去了解和體驗中國每一個民族的文化和服飾。”小娜說,她想要的體驗是,深入不同民族生活的地方,了解他們的文化和習俗,體驗民族特色服飾。不過因為學業的原因,她目前只去過重慶和川西地區,體驗了漢服和藏族服飾,每一次換裝之后,她都會感覺十分驚艷。
重慶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張艷在致辭中表示,“漢語橋”系列中文比賽通過弘揚中華文化,使一批又一批的外國學生熟悉中國了解中國,增進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間的相互了解,已成為各國學生學習漢語、了解中國的重要平臺。重慶師范大學通過舉辦“漢語橋”比賽和活動,搭建語言與文化的橋梁,積極促進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相互理解、共同進步。
上游新聞記者 宋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