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家長顫抖著遞給我一張二年級數(shù)學試卷。“張老師,您看看這個......”她的聲音里帶著無奈。我接過那張滿是紅色對勾的卷子,這是一份從江蘇來的蘇教版數(shù)學試卷。
天哪!二年級的題目,竟然這么難?
我在教育一線摸爬滾打十五年,見過不少試卷。但江蘇的卷子總是讓人瞠目。而更讓我震驚的是,卷子上那一個個對勾——這個孩子幾乎全對。
看看這張試卷上的批注吧:計算部分要求“不看錯數(shù),不算錯計算符號,不算錯,不抄錯答案”。多么嚴苛的要求!對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填空部分則涉及到數(shù)量關(guān)系分析和估算。選擇題更是需要精確計算后比較接近程度。
這些要求放在三四年級可能還說得過去,但二年級?
記得上個月聽課,二年級的孩子正學習兩位數(shù)加減法。有些孩子還在手指頭掰來掰去,弄明白進位退位的概念就已經(jīng)不容易了。而江蘇的孩子們卻已經(jīng)在比較算式與數(shù)字大小,分析數(shù)列變化規(guī)律!
我曾在不同省份的學校任教。坦白說,地區(qū)差異真的很大。北京的學校注重思維培養(yǎng),上海的學校強調(diào)國際視野,而江蘇...江蘇的孩子似乎從小就被放進了一個超高壓的學習環(huán)境中。
那份試卷上有道題目是這樣的:
- 哥哥:OOOOOOOOOOOOOOOOOO
- 弟弟:OOOOOOOOOOOOOOO○○○
- 紅色畫線部分為哥哥給弟弟的3塊。通過分析,弟弟的糖數(shù)為哥哥的糖數(shù)減兩個3,即21-3-3=15(塊)
這種題目需要的不僅是計算能力,更是一種抽象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這對二年級學生來說是不小的挑戰(zhàn)。
有時我會想,這樣的教育到底在培養(yǎng)什么?聰明的計算機器嗎?
更讓我感到心痛的是附在試卷后面的那篇文章——一位江蘇家長的自述。全班42個孩子,語文平均分98.6分,數(shù)學平均分98分!一個考了94分和92分的孩子,居然排在全班倒數(shù)第二三名...
這孩子一臉沮喪地回家,還掉了眼淚。
我不禁想起自己班上的小朋友們。如果把這樣的試卷放在他們面前,會有多少人能做出來?他們會不會也因為得了“低分”而傷心落淚?
**其實二年級的孩子,正應該是在操場上奔跑、在游戲中學習的年齡。**過早地把他們限制在題海中,刷五六遍題庫只為了考出接近滿分的成績,這樣的教育真的健康嗎?
教育不應該是一場軍備競賽,而應該是一次充滿好奇與歡樂的探索之旅。
我在辦公室里翻來覆去看這張試卷,感覺很復雜。一方面,這種訓練確實能讓孩子們的計算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鍛煉;這么小就開始如此強度的學習,會不會扼殺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學習興趣?
老實說,我也有些猶豫...如果我的學生考不過別的地區(qū)的孩子,是不是意味著我的教學方法出了問題?
那篇文章的結(jié)尾給了我一些啟示——那位家長選擇“佛系”一點,告訴孩子學習是長期過程,保持心理健康比分數(shù)更重要。他們會在課余時間多參加體育活動,保持身心健康的發(fā)展。
也許,這才是面對教育內(nèi)卷的明智之道。
教育的本質(zhì)不是超越別人,而是幫助每個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們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滿分學霸,而是身心健康、樂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下一代。
我把試卷放回抽屜,決定下周和我的學生們多上幾節(jié)戶外課。畢竟...二年級的數(shù)學固然重要,但陽光、游戲和笑聲,同樣是成長不可或缺的養(yǎng)分。
你說,是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