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省鎮遠縣天印村的群山之間,有一片傳承了三百余年的古茶樹林。這里的茶樹歷經明清兩代風雨,依然枝繁葉茂,茶葉清香四溢。對于當地茶農文萬興來說,這些古茶樹不僅是祖輩留下的珍貴財富,更是他人生奮斗的起點和支柱。從一名普通的茶農到天印貢茶的帶頭人,萬文興用二十年的堅守與創新,書寫了一段關于茶、關于土地、關于夢想的動人故事。
“這古茶樹從明清兩代一直到現在,都是我們茶農的經濟收入來源?!比f文興談起古茶樹時,眼中滿是深情。這些茶樹,像家里的菜園一樣,采了一批又一批,卻始終枝葉繁茂,取之不盡。三百多年來,當地百姓對古茶樹的保護從未間斷。在他們的觀念里,茶樹不僅是經濟來源,更是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象征。
萬文興從小就在這片茶樹林中長大。他記得小時候,父親總是教導他:“茶樹是祖宗留下的寶貝,要像對待家人一樣對待它。”從那時起,他便與茶結下了不解之緣。成年后,他接過父輩的擔子,不僅繼續守護古茶樹,還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探索出了一條將傳統茶產業與現代市場需求相結合的道路。
“鄉間小路走過的時候,把茶香留到小路上,后面的人聞到茶香就知道茶葉商人與他們的距離?!比f文興用詩意的語言描述了茶香如何成為山間生活的記憶。而如今,這種“十里茶香”已經從山間小路飄向了全國乃至世界。
天印貢茶的名字,源于當地悠久的茶文化歷史。相傳明清時期,這里的茶葉曾作為貢品進獻朝廷,因而得名“貢茶”。萬文興在繼承傳統制茶工藝的同時,不斷改進技術,使天印貢茶以“香氣馥郁、滋味醇厚、回甘持久”的優異品質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
近年來,通過多次參選各類茶葉評比活動,天印貢茶逐漸聲名遠揚,成為當地茶產業的標桿品牌。消費者對天印貢茶的評價極高,許多老客戶甚至表示:“喝過天印茶,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茶香?!?/p>
“茶是我們的支柱產業,也是我人生中最大的追求?!比f文興說,二十年來,他幾乎每天都在與茶打交道。從清晨采摘鮮葉,到深夜研究制茶工藝,他將全部心血傾注在這片綠葉上。
在他的帶領下,天印貢茶不僅成為當地茶農的致富茶,更成為他們精神上的寄托。萬文興常說:“茶不僅是脫貧致富的好項目,更是我們與自然對話的方式?!痹谒挠绊懴拢絹碓蕉嗟牟柁r認識到,只有用心呵護古茶樹,才能讓這份財富代代相傳。
近年來,萬文興還積極引入現代化的茶葉加工技術,對廠房進行技改,提升產品質量。他深知,要想讓天印貢茶走得更遠,必須在傳統與創新之間找到平衡點。
“家家有茶,有田埂茶、土埂茶、路間茶,到處都有茶。”在萬文興的家鄉,茶不僅是經濟作物,更是生活的希望。通過多年的努力,他帶領當地茶農成立了合作社,將分散的茶農組織起來,統一標準、統一銷售,形成了規模化經營。
如今,天印貢茶已經帶動了當地7家茶農企業的發展,每戶茶農的收入都十分可觀。萬文興自豪地說:“今年才做了十多天,干茶產量已經達到2000斤,接下來的產量還會更高,預計產值約60萬元。”
“通過對外招商,加強龍頭企業的帶動,把我們天印貢茶做大做強。”萬文興對未來充滿信心。他希望通過政府的扶持和媒體的宣傳,將天印貢茶推向全國乃至世界市場,讓更多人了解這片土地上的茶文化。
在他看來,天印貢茶的成功不僅是個人的成就,更是對祖輩傳承的古茶樹最好的回報。他相信,只要堅持品質至上,不斷創新發展,天印貢茶一定會成為一張閃亮的名片,讓世界感受到中國茶文化的魅力。(車逢路 申先鋒|中國日報社貴州記者站 楊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