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前的人重男輕女,覺得只有兒子才是傳宗接代的,女兒都是別人家的人,是賠錢貨。
現在時代變了,男女平等。但在處理婚姻大事時,還是有很多人家是按老規矩辦的,也就是男方娶,女方嫁;男方辦婚房,女方辦嫁妝。
我原本是一直覺得生男生女都一樣的,不能有性別歧視,兒子和女兒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可后來,我迷茫了!
我們家生的兒子,我覺得將來兒子結婚時,是兩家并一家了。因為在我們那個時代,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家家戶戶都是一個孩子。那到孩子們結婚時,豈不就是兩家合一家了?
但老公說,我們家生的是男孩,還是要考慮給他置辦婚房的。如果男方沒婚房,兒子在老婆面前肯定底氣不足的,至于他們女方家是什么條件,那不是我們能管的。
我想想老公說得對,不管怎么樣,我們都是要給兒子攢好結婚的錢的。
2
我們夫妻倆沒文化,也沒技術,都是做苦力的。老公是在工地上做小工的,我在工廠里當女工,收入都不高。
像我們這樣的夫妻,積累財富的辦法,無非是省吃儉用了。因為掙的也就那么一些,又不能多出來,那只能在“節流”這個問題上下功夫了,盡可能少花錢。
所以我們辛辛苦苦掙錢,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要把錢攢起來。我們身上的衣服,最貴的也不超過100的,一件衣服還要穿好多年呢!
轉眼間,兒子長大了,該要成家了。
有人給兒子介紹了一個對象,那姑娘是家里的獨生女,我想她家條件跟我們家差不多吧!兒子和姑娘彼此感覺不錯,就開始交往了。
后來我才知道,姑娘的父親是個保安,母親是不工作的,在家里當全職太太。剛開始,我還以為可能是他們家家底好,所以女人能當全職太太。
可到兒子準備結婚時,我才知道,其實他們家條件根本不好。姑娘的父親當保安,也是做做停停,根本不好好工作。
這對夫妻很想得開,說反正他們生的是女兒,不需要買房的,所以他們用不著太拼命,掙的錢只要夠吃就行了。
3
商量婚事時,親家夫妻倆堅持按老傳統辦,也就意味著男方要給女方彩禮錢,要置辦婚房等。當然女方也要辦嫁妝的,可親家只提彩禮,不提嫁妝。
我是想,兩家都只有一個孩子,那就兩家合一家吧!婚房一起買,裝修也一起辦,不要再按老傳統辦了,現在男女平等。
以前按老規矩辦,那姑娘嫁到男方家后,是不再贍養娘家父母的了。可現在親家只有一個女兒,明擺著將來是要靠女兒養老送終的,所以女兒不能不管他們的。
可親家不同意,非要按老規矩辦。姑娘也是這個態度,兒子就很發愁,夾在中間左右為難。兒子自己根本沒錢,他一點點工資,談戀愛時吃吃喝喝,早就花光了。
最后,我和老公咬咬牙,還是答應了按老規矩辦,總不能因為談不攏結婚方式,而讓兒子和姑娘分手了。
4
我們老夫妻倆就拿出所有的積蓄,幫兒子買了婚房,還給了女方家彩禮錢,辦了隆重的婚禮。
親家只辦了一下他們女方家的酒席,其他什么都沒辦,連嫁妝都沒辦,而且還把彩禮錢都留下了,沒有給女兒。
兒子結婚后,過了沒幾天,親家公就不工作了。他和親家母靠著我們家給的彩禮錢,到處去旅游了,吃好的,穿好的,活得瀟瀟灑灑。
而我和老公,還在辛辛苦苦地工作掙錢。兒媳已經明確跟我們說了,等她生孩子時,費用全部由我們出,孩子的滿月酒席,也由我們出錢辦。
她的理由是,孩子是跟我們家姓的,所以得要我們老夫妻倆出錢。我們老夫妻倆很無奈,如果說不出這些錢,那兒媳肯定會鬧,那他們小夫妻的婚姻就出問題了,所以我們只能默認了。
后來,兒媳生下了孩子,我們就按兒媳要求的,出了各種費用。
兒媳產假結束后,我準備去幫他們帶孩子了。我想我辛苦了一輩子,現在也該享享含飴弄孫的樂趣了。可誰知,兒媳不要我去帶孩子,要讓她媽帶。
我心里挺失落的,老公就勸我算了,不去帶孩子,還輕松呢!如果我去帶孩子,天天跟兒媳住在一起,可能就引發婆媳矛盾了。
我想想也是,所以不計較了,還是繼續打工吧!
5
親家母到我兒子家去帶孩子后,親家公也跟著去了。然后,老夫妻倆把他們自己的房子出租掉了,就多了一筆房租收入。
兒媳說,他父母在出力帶孩子,我們老夫妻倆沒出力,就得出錢。孩子的各種費用,得由我們老夫妻倆出,這樣才配當爺爺奶奶。
我和老公很想孫子,就去兒子家看孫子,可親家總是嫌我們臟,不讓我們看孩子。
有時,兒子把孩子給我們,讓我們抱抱時,親家母的臉色就會很不好看,然后找個借口,馬上把孩子抱走了。兒媳就陰陽怪氣地說,孩子抵抗力差,不是誰都能抱的。
其實,我們老夫妻去兒子家時,都是在家里洗過澡,換上干凈衣服去的。當然,我們的衣服都是便宜貨,不像親家的衣服那么高檔,但我們真的不臟。
我們在兒子家,像客人一樣,是被親家和兒媳排擠在外的。親家倒是像主人一樣,堂而皇之地住在次臥室里,這里儼然是他們的家了。
我和老公的心里很不爽,這房子是我們老夫妻倆一輩子的心血,可現在卻成了親家的養老房。親家夫妻倆好吃懶做,說是在帶孩子,其實很多時候都是我兒子在帶。
6
對于親家和兒媳的表現,兒子當然也是不滿的,他就跟兒媳吵架。每次我們老夫妻倆去過他家后,親家母總會打電話給我,說他們小夫妻在吵架了。
我知道親家母的意思,她無非是想讓我們不要去了。
我和老頭子為兒子和孫子著想,就只能盡可能不去兒子家了。因為如果兒子和兒媳老是吵架,弄不好會離婚的,那孩子就要吃苦了。
現在,我們幾乎不去兒子家。兒子問我們為什么不去,我們總是說工作忙,身體太累了等,我們不想讓兒子為難。
同樣是人,同樣是父母,同樣是生了一個孩子,為什么處境會如此不同?親家夫妻倆舒舒服服的,而我和老公卻做牛做馬,累死累活,這到底是為什么啊?
不知有沒有跟我們一樣的父母?不知他們是怎么想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