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篆,天神賜給執法者的信物
符箓是道教中用于降妖鎮魔、治病除災的神圣象征,通常包含神秘的文字和圖畫。它們代表了人類借助超自然力量,以戰勝現實世界中的邪惡與災難的精神追求。
符策概說
符篆,即“符”與“篆”的結合,其中“符”指的是依據神秘儀式,采用類似圖形與文字的神秘符號所書寫的神秘憑證;而“篆”則是指記錄天神名號的秘文。制作符篆時,通常會使用毛筆、墨錠、清水、朱砂以及五色土紙,有時也會選用絹、木、竹簡、陶瓷、門、窗、墻壁等作為道符的介質。符篆的使用方式多樣,外用包括佩戴、沉入水中、埋入地下、貼掛、點涂、洗拭、雕刻等,內用則有燒成灰后服用、直接吞服等方法。在道教信仰中,符篆被視為大道的文字,是神靈旨意的證明,通過使用符篆,可以調動和指揮鬼神,進行考校,以達到驅邪避魔、治療疾病、消除災難等效果。
符策類別
道教符篆的樣式繁多且形態各異,但大致可以歸為四類:首先是復文,通常由兩個或更多的小字組合構成,少數則是由多道橫豎彎曲的筆畫構成。這類符篆在《太平經》中最為常見,其中記載了1540多個復文,雖然其創造者可能曾為這些字賦予了特定的意義,但現今這些意義已難以解讀;其次是云篆,據傳是天神顯現的神秘天書,實際上則是模仿天空中云彩的變幻形態或古代篆書體而創作的符文。它們主要出現在《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中,被稱為真文、天文、靈文,每個云篆旁邊或下方通常會附有正楷文字注解;第三類是靈符和寶符,這些符篆由復雜的圈點和線條構成圖形,除了曲折的筆畫外,還常常包含一些漢字,如“日”、“月”、“星”、“敕令”等字樣。它們是道教中數量最多、應用最廣泛的符篆;最后是符圖,這類符篆將天神的形象與符文結合為一體。這類符篆同樣種類繁多,在古墓葬的發掘中,也發現過類似的符策。
符篆的實質
符篆術在治療疾病時偶爾展現出的療效,并非源自于驅逐所謂的致病之“鬼”。實際上,這可能是因為某些病人的病情本就較輕,加之對符篆的信任,飲用符水后,他們可能產生了一種疾病已被治愈的心理暗示。這與醫學上的心理療法相似,其效果并非直接來自于符篆本身,而是符篆所激發的積極心理狀態,進而促使人體激活自身的防御機制以戰勝疾病。另一種可能性是氣功的作用,它幫助病人穩定情緒,給予精神上的慰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