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看過金庸武俠小說的讀者會知道,金庸的15部著作可謂是融為一體、遙相呼應。尤其是金庸發行了新修版系列之后,他的著作更是水乳相交、相輔相成。
不過,金庸為何沒有續寫《天龍八部》,還對郭靖戰死之事只字未提?
在新修版《射雕英雄傳》里,金庸如此寫道,北宋年間,丐幫幫主蕭峰以此邀斗天下英雄,極少有人能擋得他三招兩式,氣蓋當世,群豪束手。當時共有‘降龍二十八掌’,后經蕭峰及他義弟虛竹子刪繁就簡,取精用宏,改為降龍十八掌,掌力更厚。
顯而易見,金庸力圖通過修改原著,將《天龍八部》與《射雕英雄傳》串聯在一起。
然而天龍時代是以北宋作為故事背景,而射雕時代是以南宋末年作為藍圖,兩部著作縱使有些瓜葛,但并沒有所謂的前后呼應,而是出現了差不多一百年之久的空窗期。
金庸為何不以這一段空窗期發揮他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寫一部《天龍后傳》,將《天龍八部》與《射雕三部曲》聯接得更加滴水不漏?
無獨有偶,《倚天屠龍記》雖然被金庸標榜為《神雕俠侶》的后續之作,但在《倚天屠龍記》的第三節里,金庸用一句“花開花落、花落花開”就此將郭襄寫死,他筆下的江湖也匆匆來到了戰火紛飛的元朝末年。
因而當張無忌之父張翠山闖蕩江湖邂逅殷素素時,郭靖早已死去多年,張三豐也一下子成了一位須發皆白的百歲老人。
只要金庸愿意,他完全可以將郭靖如何戰死,用一段武俠故事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可金庸一寫完《鹿鼎記》就宣布封筆,那一部《天龍后傳》和《神雕后傳》徹底了沒了可能。
盡管如此,只要認真研讀金庸留在原著里的蛛絲馬跡,我們還是可以發現一些暗示。
筆者認為,郭靖之所以戰死,和虛竹的孫子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首先,郭靖的降龍十八掌配合《九陰真經》、天罡北斗陣有以一化七的妙境,可金庸筆下的江湖有一個“武學退化論”的設定,天龍時代的武功更加玄幻神奇,出現了大量隔空傷人、化氣為形的神功。
如果將擊殺郭靖的高手視為虛竹的孫子,一切皆有可能,畢竟虛竹武功極高,靈鷲宮的石壁上又留下了諸多妙不可言的神功,虛竹的孫子只要學個七七八八,擊殺郭靖并非癡人說夢。
其次,靈鷲宮魚龍混雜,不僅有天山童姥留下來的暴戾兇殘的九天九部眾女,還有陽奉陰違的七十二島島主、三十六洞洞主。
在天龍的末尾,隨著丁春秋被虛竹降服,那些拍馬溜須的星宿派弟子紛紛倒戈相向,對著虛竹高歌頌德,反而對丁春秋落井下石。
虛竹縱使憨厚善良,卻在靈鷲宮教眾的吹捧之下飄飄然了起來。
可以預見的是,虛竹死后,他的子孫更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教徒的耳濡目染之下黑化墮落。
第三,在《倚天屠龍記》的開篇,讀者們通過張三豐的一番話,知道了有一位反派人物喚作百損道人。
百損道人收了兩個徒弟分別是鶴筆翁和鹿杖客,他們二人施展玄冥神掌打傷了張無忌。
為了將張無忌體內的玄冥寒毒去除干凈,張三豐使出渾身解數,甚至與武當眾弟子一起發功,可仍是力不從心。
張三豐乃倚天時代的天下第一,他都對玄冥二老的玄冥寒毒束手無策,足以可見玄冥二老的師父百損道人的武功有多高。
綜上分析來看,百損道人多半就是虛竹的孫子,他不斷黑化墮落,對榮華富貴、功名利祿充滿了向往,不惜走出縹緲峰,成了蒙古大汗忽必烈的座上賓。
在蒙古大軍包襄陽城之際,郭靖不僅要率兵抵御蒙古人的入侵,還要抽身和百損道人大打出手。
郭靖終究是一副血肉之軀,加上逍遙派的武功實是威力驚人,最終死在了百損道人的手中。
另一邊的黃蓉則被百損道人用北冥神功吸走了畢生功力,淪為一個內力盡失的廢人。
值得一提的是,蒙古人素來聽聞金刀駙馬郭靖為了一個喚作黃蓉的女人,不惜違背諾言、拋棄華箏。加之黃蓉的確風華絕代,因而百損道人多半會將黃蓉獻給忽必烈。
忽必烈早就將見一見黃蓉的廬山真面目,就算此時的黃蓉過了花季雨季的年齡,也還是風韻猶存。因而在忽必烈的軟禁之下,黃蓉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這樣一來,金庸為何不續寫《天龍八部》和《神雕俠侶》,為何不詳細描寫虛竹子孫以及郭靖戰死,都能得到一個較好的解釋。畢竟這樣的武俠小說過于黑暗,與金庸一貫宣揚的積極向上、樂于助人的精神背道而馳。
各位大俠,你們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