嘯法,煉形又煉氣的特異方技
嘯法是一種獨特的修煉技巧,通過調整舌頭和口形來發出各種聲音,以此鍛煉身體器官,調整心念,并結合動靜功法。
嘯法由來
嘯,是一種深呼吸技巧,通過橫膈膜壓迫氣息,經由聲帶振動發聲,并在口腔前部產生共鳴的特殊發聲方法。這種技藝在民間源遠流長,起源于先民模仿動物叫聲以誘捕獵物,逐漸演變成一種音樂性的口技,為民眾帶來樂趣。隨后,道教的方士們認識到嘯的修煉價值,開始對其進行系統整理和改良,并廣泛傳播。他們特別強調了力度的增強和速度的變化,注重舌頭與嘴巴動作的訓練,以確保氣流能夠有序地通過呼吸道。道教的嘯法最終被用于與神靈溝通,強調其具有召喚神靈、驅使靈體的非凡能力。
嘯法的類別和作用
自然界的聲音節奏,有的規律有序,有的則自由無束。因此,嘯法的響聲亦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無規律的,節奏自由靈活,便于掌握,被稱為“氣嘯”,它蘊含著原始宗教的韻味;另一種則是規律性強,節奏整齊劃一,要求嚴格,被稱為“歌嘯”,它則帶有現代音樂的特色。
嘯法的節律性振動,實際上是對呼吸道內各器官及肌肉群的一種內在按摩,通過這種方式達到鍛煉的效果。同時,利用舌頭和嘴唇吹出各種聲響,是一個復雜且高級的條件反射過程。經常練習嘯法,即是對此種高級條件反射的鍛煉,不僅使條件反射變得更加靈活和迅速,還能夠調節人的意念,使人在練習時能夠達到忘我的境界。由此可見,嘯法不僅鍛煉了身體的多個器官和肌肉,還對呼吸系統進行了鍛煉,并且調節了人的意念。
嘯 神
在東漢桓帝統治時期,有位名叫欒巴的杰出人物,以擅長嘯法而被譽為“嘯神”。他曾擔任豫章太守。初到任時,欒巴聽說廬山廟中有一位神仙,據說能與凡人交談、共飲,卻從不現身。欒巴一聽便識破其為欺詐之徒,便打算揭露其真面目。然而,當欒巴抵達時,這位假神仙已化身為一位書生,正與齊郡太守討論詩文。齊郡太守見其才華橫溢,甚至打算將其招為女婿。欒巴急忙趕到,采取了行動。他運用自己那獨特而悠揚的嘯聲,驚嚇之下,假神仙終于露出了狐貍的原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