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蘇定偉
初夏的川北醫學院,藍花楹開得正盛。紫藍色的花瓣隨風飄落,仿佛在為一段甜蜜的學業愛情故事輕輕伴奏。23歲的鄧又倍和22歲的劉艷,手牽著手走在校園里,他們的笑容比陽光還要燦爛——這對情侶剛剛收到暨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研究生錄取通知。
大賽成“紅娘”,男生寫下3000字情書
兩人都來自醫學影像學院,鄧又倍是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劉艷是智能醫學工程專業,這是川北醫學院唯一的兩個工科專業。大三那年,一場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賽讓兩人原本平行的生命軌跡交織在了一起,男孩幽默真誠,高大帥氣;女孩嬌小靈動,眼里閃著執著的光。
美好的大學時光
在綿陽的全省大賽現場,他們并肩調試代碼;在開往南京的火車上,他們熱烈討論著全國大賽方案。朝夕相處的日子里,鄧又倍被女孩專注的眉頭和解題后綻放的笑顏深深吸引。回校后的某個夜晚,他熬了整整三個通宵,寫下一封3000多字的情書。“我永遠記得那天,他紅著臉在藍花楹樹下給我念情書,聲音都在發抖。”劉艷說著,從書包里掏出一個精心保管的信封,邊緣已經有些微卷。害羞的她后來也偷偷回信,把情書塞進男友的書包里。
藍花楹下的戀情:考研沖刺同一所大學
藍花楹見證了他們的戀情,兩人覺得空氣都是甜的。實驗室、圖書館見證了他們的努力,愛情滋潤下的讀書生活有滋有味。兩人學習更加刻苦,都獲得各種榮譽。
熱戀半年后,考研的鐘聲敲響。晚自習結束后,兩人坐在校園的長椅上,頭頂漫天星光。“暨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推免外,今年只招22人,我倆還得相互競爭。”鄧又倍握緊女友的手,“只要我倆在一起,名額再少也要試一試。”兩人都知道,這場考試不僅是學業的較量,更是對他們愛情的考驗。
學習筆記
目標確定后開始備考,他們組成一個二人學習小組,在APP上打卡,相互監督、相互提醒、相互鼓勵。“她比我更有毅力,無論寒冬酷暑,早上6點準時起床學習,看到她那么拼,我只有努力地跟著,不然就跑丟啦!”累了,就一起去聞藍花楹香。“愛,是最大的動力。泄氣的時候,他就鼓勵我;疲勞的時候,他就請我吃大餐,給我講笑話。”
清晨的校園里,總能看到他們坐在湖邊長椅背誦單詞的身影;深夜的實驗室,常常留下他們互相批改模擬卷的痕跡。劉艷保持著專業第一的學霸本色,鄧又倍則用一個個自制的小程序幫女友優化復習計劃。劉艷笑著回憶,“有次我高燒39度,他連夜給我買藥,第二天一早又帶著早餐來監督我學習。”備考期間,兩人都去了成都同一家醫學裝備研究所,工作和學習又在一起。
相約未來:在珠江邊看日出日落
放榜那天,兩人緊緊盯著電腦屏幕,當看到彼此的名字同時出現在錄取名單時,兩人喜極而泣。“我們早就商量好了,要是這次沒考上,我們就手牽手再考一年。”
學業戀愛雙豐收,鄧又倍的父母專程請假來到南充,請他倆吃大餐。劉艷暫時還沒把耍朋友的消息告訴家人,“給他們一個驚喜吧!”
獲得各種榮譽
如今,這對情侶正在為本科畢業論文做最后沖刺。談及未來,鄧又倍臉上洋溢著幸福:“等開學了,我們要一起在珠江邊看日出日落。”眼下兩人正忙于本科畢業論文,本科畢業后,他們計劃去打一段時間的短工,為讀研掙學費。
醫學影像學院輔導員黃蘭老師介紹,劉艷成績非常優秀,一直都是班上第一名,計算機等級考試,好多都是過二三級,她過了四級;鄧又倍在男生中算優秀的,動手能力強,經常參加各種比賽。“談戀愛讓他們取長補短,相互促進,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