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應氏杯是1988年舉辦的,應昌期先生早就想搞這么一個比賽,為什么遲遲沒定呢?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老先生是希望第一屆應氏杯由中國人拿冠軍,而當時中國圍棋的實力還遠遠不足。
中日擂臺賽后,以聶衛平為代表的中國圍棋顯示了自己的實力,這促使應老先生做出決定,并把希望寄托在聶衛平身上。聶衛平也不負眾望,在日本一眾超一流的包夾中打入決賽,進入決賽的另一名棋手是韓國的曹薰鉉。
決賽五番棋第一盤定在4月23日在杭州舉行,誰知一位領導人在4月15日突然去世,追悼會定于4月22日舉行。當時聶衛平已經到了杭州,按說他應該回北京參加領導人的追悼會。可是如果聶衛平真的去了,回來肯定沒法下了。聶衛平只好給他們家打了個電報,說明他的情況。沒想到晚上有人從北京回來,談到追悼會的情況,使聶衛平的精神特別不好。聶衛平后來認為他是知道自己和領導人的感情的,當時根本不應該講這些,要講也應該在比賽之后。
在23日的賽前記者招待會上,聶衛平按捺不住悲傷突然放聲大哭起來,弄得曹薰鉉莫名其妙。第一盤聶衛平輸給了曹薰鉉,輸棋的因素有很多,但情緒不穩定,肯定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兩天后,聶衛平的情緒穩定了下來,連贏兩盤。如果在中國接著比賽下去,聶衛平認為自己肯定能贏。當時聶衛平的水平也在曹薰鉉之上,贏下來沒有多大問題。可是后來發生了重大事件,最后兩盤的決賽只好延至九月初在新加坡舉行。
最后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聶衛平因為孤身一人在泰國轉機時坐錯了飛機,著急忙慌的趕機的時候,受了涼得了感冒影響了狀態,輸掉了最后的兩盤。尤其是第四盤,離著勝利咫尺之遙的時候,聶衛平意外的犯了一個官子錯誤,導致必勝之局傾覆。
曹薰鉉以3比2逆轉戰勝了聶衛平,從此韓國圍棋一飛沖天,中國圍棋則被扳住了龍頭,進入了長達20年的低谷。直到2005年,常昊以3比1戰勝了崔哲瀚再次獲得了應氏杯,中國圍棋才得以全面勃興進入了和韓國圍棋全面抗衡的時代。
韓國圍棋院非常的敏銳,抓住了當時中國圍棋的內憂外患,以比賽不公正和罷賽為要挾為曹薰鉉獲得了延遲比賽和更換比賽場地的有利條件。
雖然應昌期老先生堅持在國內將后面兩盤比賽比賽,但是國內的情況可能已經不允許了。
聶棋圣是一個性情中人,重情重義。在令人矚目的記者招待會上,也不掩飾自己的感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正是因為聶衛平棋圣的真性情才成就了聶衛平棋圣的成功。
80年代在全球都被視為英雄主義的黃金年代,美國誕生了兩大流行天王邁克爾杰克遜和麥當娜;足球則誕生了馬拉多納和荷蘭三劍客;25歲的喬布斯已經成為十億美元級別的富豪;比爾蓋茨已經開始了微軟的未來之路;日本圍棋誕生了六大超一流,達到了日本圍棋的巔峰;日本的經濟也達到了歷史上的巔峰。
80年代的音樂都充滿了奮發向上的激昂和動人的旋律,荷東迪斯科的旋律響遍了全球。
80年代的特朗普就已經在接受采訪時公開說,如果他是總統,他就會和全球打貿易戰。
80年代的中國,生機勃勃,充滿活力,《在希望的田野上》唱響整個中國。放眼望去,大街小巷都是精神飽滿的年輕人和趕超世界的豪情壯志。聶衛平的擂臺賽連勝則為民族精神注入了一支強心劑。
90年代一開始,海灣戰爭爆發,蘇聯解體,日本失去了后來的30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全球進入美國一超獨霸的格局。
但韓國卻抓住了美國打壓日本的機會,承接產業轉移,一舉躍升為了發達國家,創造了漢江奇跡。
棋運和國運的關系真是微妙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