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仍處在特朗普關稅政策的恐慌里。
當地時間4月16日,美股三大股指集體低開低走。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跌幅1.7%,標準普爾500指數收跌2.24%,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跌3.07%。
與此同時,國家電影局此前宣布將“適度減少美國影片進口數量”,也持續在美國服務業引發了連鎖反應。
圖為華納兄弟和派拉蒙的股價走勢圖
華納兄弟連續三周市值大縮水,已經蒸發66億美元,派拉蒙兩周內市值減少超10%。
面對這樣的情況,在最近一檔美國新聞節目中,曾參與《鋼鐵俠3》等影片制作的好萊塢電影人對這個判斷表示認同:
這是一個時代的結束——世界和好萊塢互動時代的結束。
好萊塢電影人受訪
好萊塢,是美國電影業的縮影,也是美國服務業的縮影。
透過美國電影行業特別是好萊塢對美國政府不滿的聲音,可以看出恐慌正如何在美國不同產業間蔓延。
圖為相關報道截圖
這是最近《好萊塢報道者》發表的一篇題為《被不確定性吞噬:為什么好萊塢害怕關稅》的報道。
文章的核心是說,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以及由此帶來的混亂正在給電影行業帶來滅頂之災。
為什么說是“滅頂之災”,因為今天的好萊塢更需要世界,而不是世界更需要好萊塢,而特朗普正在扼殺這種聯系。
好萊塢的電影,是極度依賴海外市場的。今年全球票房排名前十的電影中,一些好萊塢影片幾乎一半以上的票房是靠海外觀眾撐起來的。
圖為今年全球票房排名前十的電影全球各地票房占比
當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中國反制,這給全世界傳遞的一個重要信號就是,美國政府正在將好萊塢與世界越拉越遠,這對好萊塢而言無疑是致命的。
美國電影人就分析說:
“限制美國影片是一種極高調的報復方式,對中國幾乎沒有任何負面影響……這是一場北京方面全贏的、展現力量的舉措。”
好萊塢的可能性,正在被特朗普政府親手打破。在全球銀幕前,好萊塢大片正在加速失去吸引力。
||中國:美國好萊塢電影占中國票房比例比較低,但中國市場是好萊塢電影的第二大市場。
||法國:2024年上半年,法國本土電影占據了46.4%的票房份額,而好萊塢電影的市場占有率則從44.2%下降至31.9%。
||印度:2024年上半年,好萊塢電影在印度市場的票房僅為3080萬美元,市場份額只有7%。
現實或許就像網友評論的那樣,《哥斯拉大戰金剛》或許還能靠全球市場茍延殘喘,下一個“怪獸宇宙”系列,可能就撐不下去了。
好萊塢對特朗普政府的不滿還不止于此。
圖為相關報道截圖
這是《好萊塢報道者》發表的一篇題為《在電影行業縮減預算之際,美國電影制造商還要面臨高額關稅夾擊》的報道。
好萊塢對特朗普的不滿還在于關稅讓電影制作的經濟壓力倍增,這是事實。
最先被特朗普關稅擊中的,是電影的“地基”——布景的制作材料。
搭景需要大量木材、膠合板和鋼材,這些物料很多都從中國等國進口。關稅的提高,便意味著這些關鍵原料將更昂貴、更難獲得。
向電影布景組供貨的油漆供應商表示,關稅影響到了他們的進貨成本,他們預計油漆材料價格會上漲30%。
《愛樂之城》米婭和塞巴斯蒂安最后牽手走過的街區場景,墻面被涂成了印象派風格的藍色,配合燈光和其他道具,營造出了星光點綴的夢幻效果
而漆,只是布景的一項材料。電影的布料、配飾和鞋類基本均依賴進口。
對此,好萊塢美國聯合服裝公司總裁戴安娜·福斯特就坦言,“我們挺不過去了”,因為她還需要將服裝運送到全球各地客戶的劇組中,而跨境運輸和物流成本正在因關稅而上升。
而原材料進出口和跨境運輸,這是電影行業的貨物貿易之一,也是關稅影響體現得最直接的地方。
但今天好萊塢更依賴的,也更擔心的,其實是廣告、發行、版權授權等服務貿易的收益。
譚主分析過,中國將適度縮減美國電影的進口會產生連鎖反應。
圖為相關文章截圖
由于美國文化產業的核心盈利點確實在于知識產權和品牌價值。因此,如果中國消費者開始在電影領域對美國產品“降溫”,這種趨勢很可能會進一步外溢,影響到其他依賴美國IP和品牌溢價的行業。
當下,由于中國將適度縮減美國電影的進口,一些原本投資電影的廣告商,正在重新評估是否縮減影片廣告的投放。
在過去的幾周里,頗具影響力的廣告分析師Brian Wieser和媒體情報公司Magna都下調了他們對2025年廣告增長的預測。
Wieser將2025年的展望從去年12月的4.5%下調至3.6%。Magna將其展望從之前的4.9%下調至4.3%。
根據FilmLA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好萊塢劇情長片制作銳減28.9%,廣告制作也減少了2.1%。
一面是因關稅增加的成本,一面是因關稅減少的收入,這些都在讓好萊塢電影人陷入深淵。
曾創作《與鯊共舞》(Swimming With Sharks)的導演、前制片公司高管George Huang就說,好萊塢本就受到多重打擊:疫情、罷工、洛杉磯山火、票房下滑、觀眾習慣改變等。
“我只擔心,所有這些事加在一起,會不會變成那根壓在汽車引擎蓋上的羽毛,而這輛車正懸在懸崖邊。”
即便特朗普于4月11日對部分產品開出豁免,整體貿易政策仍在反復變化。他表示:“現在每個人都面臨經濟不確定性,導致所有事情都放緩了。”“制片公司本來就很謹慎,現在是真的更謹慎了。”
反映在數據上,FilmLA的報告顯示,2024年洛杉磯攝影棚使用率從90%以上驟降至63%,項目數量和拍攝天數均跌至近六年新低。
2025年第一季度,洛杉磯地區街道上的外景拍攝總天數為5295天,而去年同期為6823天。相比去年,洛杉磯今年第一季度的拍攝天數下降了22%。
洛杉磯攝影棚租用率大幅減少(來源:FilmLA)
2023年至今,洛杉磯每季度拍攝電影總天數(來源Film LA)
好萊塢在特朗普的關稅等政策陰影下——削減預算,甚至停止電影立項,更妄談影響力。
收錄于美國影視平臺IMDb的一則短片更加深刻反映了好萊塢對特朗普的不滿和對未來的強烈不安。
這則短片的標題是,《特朗普政府下的好萊塢正在崩塌》。
如今,好萊塢已經將特朗普視作“伏地魔”一般的存在。
實際上,譚主近期在持續追蹤美國社交媒體平臺上的相關討論,發現有99.2%的美國網友都認為美國政府對美國電影業造成了損害。
圖為部分美國網友留言截圖
事實上,觀察美國服務貿易的整體結構可以看到,2023年服務出口總額約1.03萬億美元,進口約7482億美元,主要出口優勢集中在金融服務、知識產權使用費(如軟件和影視)、以及咨詢、廣告等商業服務。
其中,影視行業是美國服務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相關出口約227億美元,進口121億美元,主要賺的是“影視授權費”,也就是將內容版權賣到全球。
但當中國觀眾、乃至全球觀眾,不再為美國的“影視授權”買單,或許正如美國電影人所說的,好萊塢已經真的“崩塌”了。
再回過頭來看美國電影人的表態——特朗普讓美國的時代結束了。
事實確實如此,被關稅沖擊的好萊塢,早已扛不起美國軟實力的未來。
這是美國媒體《WIRED》發表的一篇報道,主題是特朗普對華發起貿易戰正傷害好萊塢與美國軟實力
不過,在某種程度上,當好萊塢不再是世界故事講述者的中心,世界的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故事的講述者。
如果美國政府繼續一意孤行,在服務貿易上勢必會遭到更多的反制和反噬。
曾幾何時,美國大片不僅讓世界觀眾為之傾倒,其塑造的美國硬漢往往以救世主的形象吸引影迷無數,也在潛移默化中輸出了美國精神。而今,好萊塢電影被特朗普關稅打得氣息奄奄,這,恐怕就是“美國時代”結束的開始!
作者:玉淵譚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