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投身海外工程建設以來,山東高速路橋國際工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亞洲公司黨總支書記、執(zhí)行董事、兼達卡高架快速路項目經理時圣輝的足跡遍布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孟加拉等國家,他帶領團隊在異國他鄉(xiāng)披荊斬棘,書寫著建設者的奮斗篇章。
初征海外:在多元文化差異中破冰前行
2007年,時圣輝來到阿爾及利亞。彼時的他,面對的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當時互聯(lián)網并不發(fā)達,我們對阿爾及利亞的了解少之又少,只知道這是非洲的一個國家。”時圣輝說。
初到當?shù)兀Z言成為最大的障礙,阿拉伯語和法語的語言環(huán)境,讓溝通變得異常艱難。“技術層面也面臨很多困難,當?shù)貓F隊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沒有經驗,管理團隊也缺乏相關知識,很多施工標準和流程都需要重新建立和磨合。”時圣輝回憶道。為了解決語言溝通問題,時圣輝一方面聘請專業(yè)翻譯,另一方面鼓勵大家自學簡單的阿拉伯語日常用語。他自己帶頭,拿著小本子,隨時隨地向當?shù)厝苏埥蹋谑┕がF(xiàn)場,經常能看到他用夾雜著英語、阿拉伯語和手勢的方式與當?shù)貑T工交流。
在團隊管理上,文化差異帶來的挑戰(zhàn)更為棘手。當?shù)厝瞬涣晳T團隊的工作模式,即使給加班費也無濟于事。面對緊張的工期,時圣輝沒有強制要求,而是選擇了理解和尊重。他帶領團隊逐家逐戶去拜訪當?shù)貑T工,和他們溝通項目的重要性,同時采取車接車送等福利措施。慢慢地,當?shù)貑T工開始理解并接受,項目也得以順利推進。這段經歷,讓時圣輝深刻認識到,海外項目建設,尊重當?shù)匚幕㈧`活管理至關重要。他感慨道:“文化差異是座山,但只要我們用真誠去開鑿,就能鋪就溝通的道路,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攜手共進。”
再戰(zhàn)南亞:在攻克技術難題中鍛造中國方案
2019年,時圣輝來到孟加拉,負責孟加拉達卡機場高架快速路項目建設。這是孟加拉國首個PPP項目,項目實施的難度超乎想象。
項目貫穿首都達卡人口密集區(qū),其中的6.85公里的路段沿著現(xiàn)有在營鐵路建設,與眾多公路、鐵路和立交交叉,施工環(huán)境極其復雜。烈日下,時圣輝帶領團隊一次次沿著鐵路線實地勘察,詳細記錄沿線社區(qū)的分布、地形地貌等情況,與各部門反復溝通協(xié)調。
在項目推進過程中,技術難題成為最大的“攔路虎”。下方是雙向運營的火車軌道,上方要建設高架橋,既要保證火車正常通行,又要確保施工安全和質量,這對施工工藝和安全防護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時圣輝沒有退縮,他帶領團隊成立專項技術攻關小組日夜鉆研。經過數(shù)不清的試驗和改進,他們終于研發(fā)出跨鐵路蓋梁施工用移動門式支架,能夠在不影響鐵路運營的情況下,精準安裝高架橋構件,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在項目落實過程中,時圣輝始終堅守一線。他制定了倒排工期計劃,將任務細化到每一天、每一個班組,同時強調“安全第一、質量第二、進度第三”。作為項目經理,他每天都會到施工現(xiàn)場,協(xié)調解決各種問題。項目期間,他幾乎以工地為家,白天處理各種事務,晚上還要去工地巡查,常常工作到凌晨。“覺得不放心,去現(xiàn)場看看心里才踏實。”時圣輝說。
2023年,項目建設臨近一期通車倒計時,保通壓力巨大。時圣輝果斷實行項目部領導包保責任制,蹲點包片。他身先士卒,帶頭加班加點,緊盯施工進度和質量。在完成己方任務后,以大局為重,主動幫助內部單位奮戰(zhàn)兩晝夜,完成安裝路燈電桿工作。2023年9月2日,項目一期順利通車。通車后,面對運營保障團隊未組建完成的情況,時圣輝又派出己方人員和設備,協(xié)助組建團隊,保障了項目通車初期的運營和維護。他自豪地說:“看到項目順利通車,當?shù)厝嗣竦某鲂凶兊帽憬荩磺械母冻龆贾盗恕_@不僅是我們團隊的榮耀,更是中國基建實力的體現(xiàn)。”
赤子之心:于堅守與思念中砥礪前行
在異國他鄉(xiāng)日夜奮戰(zhàn)的歲月里,時圣輝不僅筑起了一條條發(fā)展之路,更在不經意間播撒下希望的種子。在項目建設過程中,一個平凡的巡查日成為時圣輝心中最溫暖的記憶。達卡高架快速路項目大干階段,他如往常般沿著6.85公里鐵路線檢查施工質量,烈日下,一名衣衫樸素的孟加拉少年主動上前搭話。少年說:“中國人太了不起了!你們修的路就像通往天堂的階梯,我長大后也要當工程師,像你們一樣建造偉大的建筑!”這句稚嫩而真誠的話語,讓時圣輝瞬間紅了眼眶,那一刻,所有的艱辛與付出都化作了身為中國建設者的自豪。
長期在外工作,時圣輝對家人滿懷愧疚與感激。“以前在非洲工作時,一年才能回一次家,現(xiàn)在條件好了一些,回家次數(shù)多了,但每次在家待的時間都不長。”時圣輝說。
“現(xiàn)在項目上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時圣輝感慨,海外工作雖然充滿挑戰(zhàn),但也充滿機遇,只要肯吃苦、肯鉆研,一定能收獲成長。
孩子通過有關宣傳報道了解到他的工作環(huán)境,才真正理解了父親在外工作的不易。有時候孩子重要考試需要陪伴,時圣輝卻因工作實在走不開,但家人都給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提及家人,他的眼中滿是柔情與虧欠:“家人是我堅強的后盾,為了海外項目建設,我陪伴他們的時間太少了,但他們的理解和支持,讓我能毫無顧慮地在海外拼搏。”
回顧18年海外工作經歷,時圣輝說,從最初的艱難適應,到如今能夠主導項目、推廣中國標準,他深感自豪。如今,他依然奮戰(zhàn)在建設一線,為推動海外工程建設,書寫奮斗篇章。
(大眾新聞記者 陳景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