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處于春夏之交。
常說“雨水生百谷”,谷雨前后氣溫回升快,早晚溫差大,雨量開始增加,濕氣大。
越是如此變換,養生越要注意柔和適度,這樣才能固住健康、平穩過渡。
01
谷雨養生原則
● 調節情緒
谷雨時節陰陽交替,人體易感情緒波動。若情緒郁悶,肝郁化火,濕熱內生,可影響內分泌功能,在皮膚方面引起痤瘡等問題。應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過于激動或消極沮喪,可通過散步、靜坐、冥想等方式調節情緒,保持身心平衡。
● 調理飲食
谷雨節氣之后,空氣濕度加大,溫度逐漸升高,易形成濕溫之邪。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少食生冷油膩之物,以免傷及脾胃。
宜選食材
利水滲濕:薏米、赤小豆、茯苓、冬瓜、玉米須等,可煮粥或泡茶(如薏米赤小豆山藥粥)。
健脾養肝:山藥、香菇、菠菜、香椿(“雨前香椿嫩如絲”)、枸杞、百合等,可助肝氣疏泄、補益脾胃。
● 適當運動
谷雨時節適宜進行輕度有氧運動,增加運動量有助于促進血液循環,排出體內濕氣。但應避免劇烈運動,以免過度消耗體力,傷及陽氣。
宜選運動
太極拳/八段錦:調和氣血,促進肝氣疏泄,避免劇烈運動耗氣。
散步或慢跑:清晨進行30分鐘,配合擴胸呼吸,增強心肺功能。
伸展運動:早晚拉伸頸背、四肢,緩解肌肉僵硬,促進氣血循環。
● 起居調理
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恢復體力、增強免疫力,對身體健康至關重要。谷雨時節早晚溫差較大,外出應注意增減衣服。但也要防止因穿得過多出汗脫衣而著涼,尤其要注意切勿大汗后吹風。
02
中醫養生的實用技巧
● 穴位按摩
谷雨時節可通過按摩一些特定穴位來調理身體,如肝經腧穴有足三里、太沖、關元等穴位,有助于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增強免疫力。
● 草藥泡腳
選用一些有祛濕除濕功效的草藥,如艾葉、薏米、桂枝等,煮水泡腳,有助于促進血液循環、祛除濕氣,舒緩疲勞、改善睡眠質量。
● 艾灸療法
利用艾灸溫熱的特性,可以選擇一些具有溫補作用的穴位進行艾灸,如任督二脈上的氣海、神闕、大椎等穴位,有助于溫暖脾胃、驅散寒濕。
● 中藥調理
根據個體體質和健康狀況,可選擇一些適合的中藥調理,如黃芪、黨參、熟地黃等,有助于增強體質、調理氣血、提升免疫力。
報送:沈群(區衛生健康委)
編輯:王鵬
?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