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晚,迪圖瓦執棒上海交響樂團在捷豹上海交響音樂廳奏響貝多芬第七交響曲。德國男中音歌唱家馬蒂亞斯·格內作為上交2024-25音樂季駐團藝術家加盟并深情演繹了馬勒的《呂克特之歌》。這部以詩人弗里特里希·呂克特詩作創作的聲樂套曲,用質樸卻又真摯的語言表達了對愛的渴望和珍惜,而格內的歌聲讓人聞見“菩提樹的馥郁芬芳”。
領略東方詩意,唱出“愛的真諦”
呂克特是19世紀上半葉德國的浪漫主義詩人,曾在維也納學習過東方語言,因而他的詩很有幾分東方意境,熱烈的情感隱匿于含蓄的表達。他的作品被門德爾松、李斯特、勃拉姆斯等在內的許多作曲家譜成曲,馬勒《呂克特之歌》乃個中翹楚。
聲樂套曲《呂克特之歌》共由五首歌曲組成——《請不要窺探我的歌》《我聞到一股淡淡的芳香》《我已消失于世界》《在午夜》和《假如你鐘情于美貌》。格內每每演繹《我聞到一股淡淡的芳香》都會閉上眼沉浸在美麗的歌詞中,想象“菩提樹的芳香”。而他同樣喜愛《我已消失于世界》,在他看來:“這首歌源自呂克特的詩篇《春天的愛》,用短短的話語道破愛情的真諦,唯有發自內心的歌唱,才能讓人感受到那份炙熱而又純粹的愛意。”
和傳統演繹多用純鋼琴伴奏不同,和交響樂隊的合作,讓這部套曲有了更豐富的層次,然而,也對歌唱家提出更高的挑戰。格內說:“以管弦樂代替鋼琴,歌手要平衡的元素變得更多,聲樂與樂隊必須恰到好處地融合才能盡可能完美地詮釋作品。我要做的,就是讓歌聲被樂隊托舉,呈現出淳樸、雅致、溫柔又深情。”
這并非是格內首度和上交合作,他直言:“這是一個非常有職業素養的交響樂團,排練前他們就做了充分準備,我們磨合特別快。樂隊幾乎沒有什么短板,整個作品在演奏的伴奏過程中很整齊。”此外,他對上海交響音樂廳的聲學效果也很滿意。
融入大眾生活,古典樂才有未來
迪圖瓦和格內都是注重細節的音樂家,為了這場演出,他們細摳每一個音符、每一段旋律。
“每次來上海演出都能感受觀眾的熱情和專注。我特別驚訝,現場有很多年輕觀眾和年輕家庭,”格內說,“我知道,近年來中國大力普及、推廣古典音樂。票價更優惠,更多民眾進入了音樂廳?!?/p>
在格內看來,古典樂在歐洲面臨的困境,根源在于最初它是精英社會的專屬文化。隨著時代發展,古典音樂不再是西方世界衡量個人成就與智慧的必要標準。而古典樂若要在當下贏得新的生機,就要讓它融入大眾文化。他表示,如今古典音樂在中國發展前景廣闊:“只有不斷適應時代發展需求,吸引更多年輕一代關注,才能推動古典音樂在當下煥發蓬勃生機。”
原標題:《德國男中音歌唱家馬蒂亞斯·格內:古典樂唯有融入大眾生活才有未來》
欄目編輯:沈毓燁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朱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