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下午,《民警故事》4K修復版在中國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進行世界首映。該片由寧瀛自編自導,是“北京三部曲”的第二部,以近乎紀錄片的形式,冷靜客觀地真實還原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北京基層民警的日常工作圖景。2025年恰逢影片上映30周年,其數字化與修復工作由中國電影資料館數字修復實驗室完成,寧瀛導演到現場參與指導藝術修復。此前《找樂》已于去年完成修復并進行展映。導演寧瀛、主演李占河以及特邀嘉賓導演黎濤到場就影片的紀實美學、時代價值以及修復工作,與觀眾進行了映后交流。
01
幀間尋蹤:電影修復考古城市記憶
不少觀眾在放映后表示,對影片中所展現的灰色墻壁、狹窄的巷道、西四的老杏園、蜂窩狀的煤爐以及古樸的瓦片等畫面印象深刻,仿佛讓人“回到了30年前的北京,是一段非常珍貴的城市記憶”。為了能夠讓觀眾有最佳的觀看效果,放映前一晚,《民警故事》4K修復版深夜還在中國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進行測試。
黎濤為觀眾介紹道,“該片與其他北電78班導演的作品在影像風格上有所不同,修復也有著不一樣的價值。這部片子最難修復的就是聲音,一方面因為當年的錄音設備有限,另一方面導演的拍攝手法有著強烈的現場感,話筒擺放與我們常說的故事片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
因此,聲音修復基于保存完好的35毫米混合聲底,全新制作了5.1聲軌。據了解,團隊特別強化了鴿哨等具有老北京特色的音效元素,巧妙地增強了影片的地域特色和時代氛圍。這些細節的修復不僅提升了影片的音畫質量,更共同構建起了一段富有呼吸感的城市記憶,使觀眾在觀影時仿佛能夠穿越時空,置身于那個時代的北京胡同之中,親身感受那個時代的獨特魅力與氛圍。
02
最高的表演境界
《民警故事》幾乎都是非職業演員,讓警察來演警察,讓他們在近乎真實自然的生活流程中呈現他自己的日常狀態。影片自然狀態的展現,甚至在拍攝難度極高的動物身上中也得到了特別體現。據李占河回憶,影片中民警追逐“瘋狗”場景中的那只“瘋狗”其實是一只訓練有素的警犬,在拍攝過程中,警犬的走位非常準確,且未遭受任何傷害。映后交流中,他還談及導演曾攥著家用DV機登門想要拍攝真實的生活場景的趣事,讓觀眾會心一笑的同時,也揭示了紀實美學背后的創作密碼。
倫敦國際電影節上,寧瀛與邁克·李就演員表演境界有過深入交流。寧瀛說:“邁克·李當年拍的《秘密與謊言》,他用的全是倫敦劇院最有名的戲劇演員,但演成特別像非專業的感覺。我就跟導演說,讓這些劇院的演員演得這么非專業,非常厲害。他跟我說,我也很佩服你,因為你讓非專業演員達到專業演員的標準,這也是一件了不得的事。后來我們兩個人就總結說,當你讓一個非專業演得像專業演員,讓一個專業演員演得像非專業,這就達到了最高的表演境界。”
對于如何指導素人演員時,寧瀛導演有獨特的心得,雖然拍攝時用的是全臺詞劇本,但對具備即興能力的民警,她會僅提供情境框架,鼓勵其結合職業經驗自由發揮;對需要引導的參演者,則提供固定臺詞,幫助其找到自然表達節奏。
現場觀眾熱情提問,氣氛十分熱烈。當被問及未來有何有關現代民警故事的新片計劃時,她強調,真實破案的呈現絕不能有絲毫偏差,拍攝過程中必須牢牢把握真實的底線,因此還在不停地打磨、尋找中。現場觀眾也紛紛表示,非常期待明年“北京三部曲”的第三部《夏日暖洋洋》4K修復版能夠進行放映,讓大家在大銀幕上重新回顧北京90年代的文化記憶。
文/李佳蕾、陳美儀
編輯/譚 宇
責編/杜思夢
CONTACT US
轉載授權 | 3117342843(微信)
投稿郵箱 | zgdybxmt@qq.com
MORE NEWS
? 中國電影報原創稿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