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在美國出兵朝鮮以后,擁有海陸空絕對優勢的美軍,消滅朝鮮軍隊已經只是時間問題。
但是,美國可以為了支援韓國悍然出兵,那么,本身就與朝鮮相鄰的中國和蘇聯,為何不能效仿美國呢?
要知道,在美國出兵以后,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曾代表中國政府發出過警告。
對此,美國當然有過專業的評估,但是,美國官方對此進行評估之后,他們得出的結論是:蘇聯和中國都不會對朝鮮進行干涉。
理由是:美國國務院和軍方均一致認為,無論是蘇聯還是中國,一旦干涉或者直接出兵朝鮮,蘇聯或中國將直接與美國攢成的聯合國軍正面對抗。
這意味著,將超過20個國家被卷入這場戰爭,而且還是兩大超級大國均直接下場的大混戰,這也這也意味著,這很可能導致第3次世界大戰爆發。
但是,此時蘇聯剛剛經歷第2次世界大戰,國內的青年男子幾乎損失殆盡,3,000萬人的死亡使得只有2億多人口的蘇聯早已元氣大傷。
短短5年的時間,遠遠不足以讓蘇聯恢復元氣,所以,此時蘇聯面對美國的進攻態勢往往選擇退縮。
這一點也在東歐、希臘以及朝鮮半島上有過事實驗證——面對美國的咄咄逼人,每一次都是蘇聯主動退縮了。
再加上朝鮮半島位于遠東地區,距離蘇聯的最精華歐洲東部地區萬里之遙,無論是援助的代價還是朝鮮半島對于蘇聯的價值,都不足以讓蘇聯在尚未準備好之前出兵。
所以,美國評估后認為,蘇聯不可能冒著世界大戰的風險出兵,朝鮮半島直接與美國軍隊作戰。
那已經發出警告的中國呢?美國當局認為:周恩來所發出的警告只是對聯合國的恫嚇,只是中國在虛張聲勢而已。
相比于在準備好之前不會為了朝鮮而冒險發動世界大戰的蘇聯,中國的準備更不充分,國力也更弱。
所以,在新中國剛剛建國一周年、臺灣尚未解放、國內一窮二白、工業體系幾乎為零的情況之下,美國輕而易舉的得出了一個完全合乎邏輯的結論:中國在軍事上不具備單獨進行干涉的能力。
最終,經過縝密全面的分析,美國當局和美國軍方達成一致觀點:蘇聯和中國都不會對朝鮮進行干涉。
所以,在仁川登陸擊敗朝鮮主力部隊之后,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毫不猶豫的繼續北上,跨過三八線,決定徹底消滅朝鮮,直接在中國東北和蘇聯遠東地區插上一刀。
但是,結果大家都知道了,當麥克阿瑟指揮聯合國軍將朝鮮人民軍壓迫在中朝邊境。朝鮮滅亡進入倒計時之際,在毛主席的力排眾議之下,中國人民解放軍雄赳赳氣昂昂的跨過鴨綠江。
并接連五次戰役,將美軍從鴨綠江畔打回了三八線附近,不但幫助朝鮮收復幾乎所有領土,而且,還一度打進了漢城。
在這之后兩年多的抗美援朝戰爭之中,志愿軍始終占據著戰爭的主動權。
第四次戰役之前,中國人民志愿軍還沒有裝備上從蘇聯購買的武器裝備,使用的仍是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繳獲的日寇和國民黨的武器,仍是萬國牌的。
志愿軍的海空軍更是一點沒有,在如此劣勢的情況之下,中國人民解放軍以無與倫比的戰斗意志,接連擊敗美軍,這也就不奇怪,為何毛澤東思想被稱之為中國軍隊的戰力倍增器了。
然而對這一切,“鋼多氣少”的美軍是不理解的,也無法理解。所以,他們戰前的判斷完全錯誤,并在朝鮮戰場上迎來了當頭一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