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星紀元ET上市發布會的3000枚彩蛋被雪豹四驅"護送"到廣州時,我在屏幕前仿佛看到了一場魔幻現實主義大戲——這家立志比肩BBA的自主高端品牌,正用最原始的物理運輸來證明自己的底盤實力。這讓我想起老家村口王大爺的經典語錄:"俺家驢車拉雞蛋二十年沒碎過,是不是也該去造高端車?"
2025款星途星紀元ET上市“彩蛋”
在2025款星紀元ET廣州上市前,星途汽車為星紀元ET啟動了一場從上海到廣州的直播長測,把車上裝載的由客戶、媒體朋友一起手工描繪的3000枚彩蛋完好無損的運到了發布會現場,美其名曰:充分驗證了星紀元ET雪豹四驅和飛魚底盤的卓越表現。
難道星途的人真不知道,我們天天吃的雞蛋是怎么從養雞場運輸到各地超市的嗎?
周轉箱+貨車甚至是蹦蹦三輪就可以!
我上周從老家帶回的土雞蛋,只是簡單方便袋一裝,系緊后放后備箱就帶回來了,到家照樣顆顆完好。照這個邏輯,五菱宏光(參數丨圖片)MINI EV都能自稱"賽道級底盤"了?
星途這波現代版"買櫝還珠"的操作,更像是一種小聰明刷存在感!
雞蛋運輸學的魔幻現實在汽車工程領域,NVH測試需要精密儀器測量振動頻率,懸架調校要采集百萬組道路數據。而星途的工程師們似乎發現了新大陸:只要把雞蛋從上海運到廣州不碎,就能證明底盤性能優越。這種堪比"用體溫計煮雞蛋"的驗證方式,讓五菱宏光的車主都躍躍欲試——畢竟他們的后驅車運雞蛋還能玩漂移。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這場精心設計的"彩蛋行動"恰好暴露了營銷創意的貧瘠。當友商在玩800V超充實測、城市NCA挑戰時,星途卻把發布會做成了"雞蛋運輸成果匯報會"。這就像米其林餐廳不去展示分子料理,反而炫耀自己運雞蛋沒打碎——高端感碎得比彩蛋還徹底。
高端營銷的三大智商稅
物理常識碰瓷:雞蛋運輸考驗的是包裝抗震性,與汽車底盤的關系就像魚香肉絲里有沒有魚。按此邏輯,快遞公司的分揀系統才是底盤技術天花板。
用戶畫像錯亂:潛在買家關注的是智能座艙、續航達成率,而非"移動蛋托"功能。這種營銷如同向巴菲特推銷存錢罐。
技術價值倒掛:耗費巨資研發的飛魚底盤,最終賣點卻落在保護雞蛋?這讓工程師情何以堪?
星途的"高端困境"癥候群作為奇瑞第三次沖擊高端的產物,星途始終在"技術直男"與"營銷戲精"間人格分裂。從凌云S"賽道級SUV"的爭議,到瑤光"40萬級品質"的夸張話術,每次用力過猛的營銷都在消耗品牌信譽。
究其根源,是對高端化的認知偏差。真正的高端品牌營銷應是價值共鳴而非功能叫賣,是場景營造而非參數堆砌。保時捷不會宣傳能運多少雞蛋,但TAYCAN車主自然懂什么是駕駛質感;蔚來從不強調底盤載貨能力,但用戶社區早已形成文化認同。
破局高端的三重門
技術敘事升級:將M3X火星架構、雄獅智云等核心技術轉化為用戶可感知的體驗價值,如"全場景零焦慮續航"比"雞蛋完好率"更有說服力。
用戶運營重構:學習理想打造"移動的家"的情感連接,讓星紀元成為某種生活方式的代名詞。
品牌價值沉淀:停止自說自話的"技術過剩"論,用持續的產品迭代和口碑積累建立真正的豪華認知。
當3000枚彩蛋在聚光燈下閃閃發光時,我們看到的不僅是營銷創意的窘迫,更是整個自主高端化進程的集體焦慮。雞蛋運輸的鬧劇提醒我們:高端品牌建設沒有捷徑,與其用花式雜技吸引眼球,不如老老實實打磨產品、經營用戶。畢竟,消費者買的是汽車,不是移動孵蛋器——除非星途下次準備改行賣早餐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