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不經(jīng)意的行為
你以為是在休息
卻是在損耗氣血
哪些行為容易傷氣血?
趕緊一起往下看!
邊吃飯邊看視頻
吃飯時,脾胃需要消化食物,如果此時盯著視頻看,氣血就需要濡養(yǎng)眼睛,那么脾胃所需的氣血就會出現(xiàn)不足,可能會引起消化不良、頭腦昏沉。
泡腳泡到滿身大汗
泡腳時喜歡泡到滿身大汗,也是很傷氣血的。氣隨津傷,津和汗是同源的,如果出汗過多,津血隨著外泄,氣也會隨著津液外泄,就容易造成氣血不足。
泡腳時水溫最好在40℃左右,并且泡腳時間不宜過長,盡量控制在20分鐘以內(nèi),微微出汗即可。
久坐不動或久躺不動
“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坐不動或久躺不動,其實都很傷氣血。建議大家,休息日盡量不要一直躺著,適當(dāng)站起來活動活動;
平時也不要久坐,連續(xù)靜坐不要超過50分鐘,哪怕起來接杯水也可以。
熬夜刷視頻,第二天睡到中午
中醫(yī)講“久視傷血”,熬夜刷手機消耗的不只是電量,還有你的氣血,也別想著熬完夜第二天多睡一會兒,就能彌補對氣血的“虧欠”。
愛吃涼食
中醫(yī)認(rèn)為,“涼”容易耗傷人的脾陽,而脾是運化水谷精微的,它能讓營養(yǎng)物質(zhì)到達全身各處,比如四肢、大腦等。
如果吃涼納冷太多,脾陽受困,四肢頭腦得不到濡養(yǎng),氣血不足,就會出現(xiàn)頭暈、昏昏沉沉的癥狀。
做飯煎煮時間過長
這樣的烹飪方法,容易讓食物的營養(yǎng)流失。比如老人在烹飪菜肴時,為方便咀嚼,喜歡在菜里加水,將菜煮得過于軟爛,可能就會造成食物營養(yǎng)流失。
人體長期得不到營養(yǎng),就容易出現(xiàn)氣血不足,甚至貧血,免疫力也會下降。同理,挑食、飲食結(jié)構(gòu)不合理、素食者也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