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一個心愿:平平淡淡過一生,安安穩穩活到老。
這一個心愿,看起來簡單,可要想做到,就比較困難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安安穩穩活到老的。
《增廣賢文》有言:“人見白頭嗔,我見白頭喜,多少少年郎,不到白頭死。”
別人看見白發蒼蒼,就一臉生氣的模樣。而我看到白發蒼蒼,就特別欣喜。因為我知道,還有無數的普通人,還未到晚年,就提前離開了。
一個很殘酷的現實,黃泉路上無老幼。
人吶,能不能安穩活到老,看這幾個信號就足夠了。
一、是否有著“虛驚一場”的好運。
經歷的事兒多了,逐漸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生最大的幸運,其實是“虛驚一場”。
遭遇了某些困難,原以為死定了,沒想到這些困難一下子就消失不見了。困難什么的,都是虛驚一場。
碰到了某些無常,原以為完蛋了,沒想到這些無常一下子就煙消云散了。無常什么的,都是虛驚一場。
遭遇了某些意外,原以為悲劇了,沒想到這些意外竟然跟我們擦肩而過。意外什么的,都是虛驚一場。
這就是人生的幸運所在。有些困難、無常、意外,看似在劫難逃,實際上只是生活的虛晃一槍,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當然了,虛驚一場,只是針對一部分人而言的。至于那些運氣糟糕到極致的人,就只能硬扛了。扛得住,沒事;扛不住,要完。
二、是否有著“細水長流”的氣數。
在《三國演義》的后半段,有一場“龍與虎”的對決。
諸葛亮在上方谷布陣,以大火團團圍困住了司馬懿父子。司馬懿父子望著上方谷的熊熊烈火,已經做好了被燒死的準備了。
突然間,天降大雨,熄滅了上方谷的大火,救了司馬懿父子一命。而臥龍諸葛亮,連同他心心念念的漢室,則無奈走到了盡頭。
為什么司馬懿父子死不了?因為他們都是晉朝的奠基者。晉朝尚未建立,他們依舊氣數旺盛,那他們就死不了。
氣數這種東西,很玄乎,你我看不見,也摸不著,但不代表它就不存在。其實,每個人的身上,每個集體的身上,都有著一定的氣數。
所謂“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就是這個道理。時機到來,氣數仍在。時機運去,一切都會消散殆盡。
三、是否有著“勞逸結合”的習慣。
現代人,都陷入到“用命換錢——拿錢救命”的死循環當中。
身體健康的時候,欲望膨脹,絲毫不滿足,就拼了命去賺錢。等身體健康出問題了,又負債累累去治病。
這就是典型的“有勞無逸”。這個世界是陰陽平衡的,身體也需要陰陽平衡。我們最好要做到“勞逸結合”。
別看內卷嚴重,就跟風隨大流,拼了命去內卷。其實,這是沒必要的。因為壽命是有限的,而內卷是無限的。
說得難聽一點:員工沒了,老板可以再招一個新員工。可是,對于這個倒霉的員工而言,命只有一條,要是連命都失去了,就真的走到盡頭了。
越是內卷嚴重,越要養生保命。別人都在拼命,就你在養生。過幾年你就會發現,他們都被內卷、醫院收割了,而你依舊安然無恙,歲月靜好。
四、是否有著“適可而止”的智慧。
人之欲望,究竟是越膨脹越好,還是適可而止比較好?
答案有且只有一個,適可而止比較好。因為膨脹的欲望,就像是黑洞,終究會將我們吞噬殆盡,連渣都不剩。
歷史上,欲望過分膨脹,而又缺乏實力的人,基本沒有幾個可以善終的。應該說,就沒有欲望膨脹的人,能夠善終的。
東漢末年的董卓,成為了人人喊打的對象,不得善終;東晉時期的王敦,成為了世家大族背刺的對象,也不得善終。
欲望膨脹,就像是熊熊烈火,也許這一瞬間過分旺盛。可是,越是激烈、旺盛的事物,越是容易瞬間熄滅,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做人,最好要“上善若水”。就跟水流一樣,適可而止,緩緩流動,利人利己。如此,才有可能安穩到老。
文/舒山有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