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重癥、術后、下肢骨折和體弱失能等需要臥床的患者,由于行動受到限制,只能在床上排尿。目前臨床上有男性患者專用的尿壺,而女性患者由于生理結構一直沒有特別合適的專用排尿工具,多使用便盆接尿,因此臥床女性排尿管理成為了護理中的重要環節。
直面臥床女性排尿管理難點
臥床女性患者因行動不便、膀胱功能減弱等問題,常面臨排尿困難或尿失禁的困擾,做好排尿管理也存在一定挑戰:
難點1:女性的尿道短、寬、直,且臨近肛門與陰道口,其生理特點增加了尿路感染的概率;
難點2:留置導尿管雖能解決排尿問題,但存在感染風險,如插入導尿管時可能會引起尿道損傷,長期留置導尿管可能對尿道及膀胱黏膜產生刺激,也可能導致細菌持續大量繁殖,導致尿路感染反復發生;
難點3:紙尿褲或尿墊等可能導致皮膚潮濕,長期將使皮膚的屏障功能下降,增加失禁相關性皮炎的發生風險。
難點4:尊嚴感缺失。臥床女性排尿時往往需要他人的協助,這種對護理人員的依賴讓她們感到自己的獨立性受到了限制。在護理過程中,隱私部位的暴露不可避免,這會讓她們感到尷尬和羞恥,從而影響心理狀態和尊嚴感。
臥床女性排尿護理攻略
臥床女性排尿護理是一項系統性工作,包含了護理用品選擇、皮膚保護和預防感染多個方面。科學的護理不僅能有效預防感染,還能保護患者皮膚,維護其尊嚴。
1、選擇女性友好的護理用品
對于需要臥床的女性患者而言,選擇透氣性好、吸水性強、女性友好的護理用品至關重要。紙尿褲、尿墊等傳統排尿產品是居家護理時最常用到的產品,但可能存在漏尿的情況,如果透氣性差還會導致皮膚潮濕、悶熱,易引發瘙癢、皮炎等皮膚問題,增加感染風險。此外,頻繁更換紙尿褲和尿墊增加了時間和人力成本,造成一定護理負擔。
專門針對臥床女性研發的一次性使用女用導尿棒,是一種女性友好的排尿管理產品,特別適合長期臥床、術后行動不便或尿失禁的女性患者。女用導尿棒主要由醫用硅膠外殼、吸水棉芯和引流管組成,以非侵入性解決方案,通過負壓吸引裝置及時吸走尿液,減少皮膚刺激,從而減少皮膚問題和感染風險。相比傳統排尿產品,女用導尿棒有以下特點:
1、非侵入性設計:無需插入尿道,降低尿路感染風險。
2、柔軟舒適:采用親膚材料,貼合女性生理結構,長時間使用也不會引起不適。
3、吸濕快干:快速吸收尿液,保持皮膚干燥,減少濕疹和皮炎的發生。
4、操作簡單:護理人員或患者本人經過簡單培訓即可操作,適合多種體位使用。
及時正確的皮膚保護,降低感染風險
皮膚暴露于尿液可造成皮膚損傷,破壞皮膚屏障功能,引起失禁相關性皮炎,輕則發紅和不適,重則大面積剝落受損、水皰和滲出,伴有嚴重疼痛。失禁相關性皮炎一旦發生,如果干預不及時,或是依舊使用錯誤的護理方法,很容易發展為重度皮炎,導致皮膚潰爛,增加患者痛苦,加重家庭照護負擔。
正確的皮膚護理,即做好清潔、滋潤、保護等能幫助保護皮膚,降低失禁相關性皮炎風險:
清潔:每日或每次排便后進行清洗,動作要輕柔,避免用力擦洗,避免使用堿性肥皂,可應用溫和的清洗液、濕巾,最后使用一次性柔軟無紡布蘸干皮膚。
滋潤:清潔之后及時使用潤膚劑,可以使皮膚保持濕潤,起到修復屏障的作用。同時乳劑的水合作用可以減少皮膚撕脫傷的發生。
保護:皮膚完全干燥后可以使用鞣酸軟膏、含凡士林、氧化鋅、二甲硅油或其組合的皮膚保護劑保護皮膚,涂抹或噴灑后可以形成一層防水保護層,保護皮膚免受尿便刺激。
臥床女性的排尿管理不僅是生理需求的滿足,更是尊嚴守護與健康重建的系統工作。選擇女性友好的排尿管理產品、建立科學正確的皮膚護理,讓每一次排尿成為舒適體驗,讓護理過程成為尊重生命的對話。愿每一位臥床女性都能在科學護理的陪伴下,重拾生活的從容與自信,開啟有尊嚴、無感染的康復旅程。
參考資料:
陸翕.重癥女性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及對策[J].媽媽寶寶,2024,(12):180-181.
馬曉慧.失禁相關性皮炎的護理研究進展[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23,7(14):23-26.
陳玉果,王霞.失禁相關性皮炎是可以預防的[J].保健醫苑,2024,(02):5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