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網援引法新社報道,菲律賓西部水域在谷歌地圖的名稱被發現標記為“西菲律賓海”。報道稱,對于這片水域,菲律賓政府傾向“西菲律賓海”這個稱呼,而非廣為人知的南海。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就有關問詢表示,長期以來,南海一直是國際社會公認的通用地名,為世界各國及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廣泛接受。法新社稱,2012年4月,在中菲因黃巖島問題關系緊張之際,時任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發布行政令,要求重新命名該海域。
馬科斯(資料圖)
分析指出,谷歌此次改名可能受到美國政治施壓,類似此前特朗普政府試圖將“墨西哥灣”改為“美國灣”的做法。目前,菲律賓與美國的合作,已經進一步深化。美國防長赫格塞斯親赴菲律賓,不僅提出了“重建南海威懾力”,還隨之拋出了一份價值不菲的軍備“大禮包”:20架F-16戰機,總價高達56億美元,一時間讓菲律賓樂開了花。所以,這樣的地名更改行為,更像是兩國之間的一場政治交易。美國用實際行動向菲律賓表態,而菲律賓則在國際輿論場上為美國站臺。
盡管菲律賓試圖將南海改名,但聯合國和絕大多數國家依然使用“南海”這一稱呼,這種廣泛使用的名稱已經形成共識,菲律賓單方面的行動并不能影響國際社會對南海名稱的認知。在南海問題上,菲律賓一直在積極尋求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等國的幫助,加強軍事方面的合作,試圖在南海問題上對我國形成包圍之勢。
馬科斯(資料圖)
自上世紀末起,菲律賓方面非法把“馬德雷山”號登陸艦擱淺在仁愛礁,妄圖以強占手段侵吞中國的島礁和海域,自此中方踏上了漫長的維權征程。但菲律賓的野心并未就此打住,2012年,菲方又將目光投向了黃巖島等相關島礁。美國方面似乎認為這是一樁穩賺不賠的生意,多次暗中操控,試圖改變外界對南海的既有認知。
那么回到谷歌更改南海名稱這個問題上,可以明確地說美國企圖利用所謂的學術話題,更改地圖上已被大家認可的區劃,實際上就是為了傳遞一種信息,那就是美國對南海的野心,并沒有因為換屆而改變。反而變得更加明顯,如果中國對此無動于衷,將來美國的行動會更加肆無忌憚地打壓中國,這件事情也提醒了我們,有必要持續警惕美國,在亞太地區對中國實力的夸大惡意誘導。
馬科斯(資料圖)
中國海警、海軍的巡航常態化,菲律賓想在這討便宜,門都沒有。菲律賓為啥這么上頭?說白了,一方面是馬科斯政府想撈政治好處。菲律賓國內經濟不景氣,社會問題還一堆,馬科斯急需轉移國內注意力,南海問題是個方便的靶子。另一方面,則是美國的推波助瀾讓菲律賓有了錯覺,以為自己有了靠山,可以跟中國硬碰。可惜菲律賓忘了關鍵一點,美國只打算扇風,可沒打算幫它滅火。
使館發言人表示:長期以來,南海作為國際通用的地理實體名稱,早已為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國際社會廣泛認可和接納,也體現在國際海事組織等專業機構法律文件中。谷歌地圖更改相關地圖標注不符合國際慣例,不利于國際地名標準化努力,更不可能影響中國在南海的主權和海洋權益。我們已就此向有關方面提出嚴正交涉,敦促其尊重國際慣例,采取措施糾正錯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