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紀委4月19日消息,省交投公司董事長陳以東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
陳以東,一個國企老總。
作為一家二級企業的老總,他的級別是處級。
一聽這個名字,就知道差不多是修路的。
他在交通系統任職的期間正是云南高速公路的黃金期。
作為一個專業人才,他伸手的地方還是很隱蔽的。
他是15年到交投的,到22年,有七八年的時間。
在招標中,他采用的是多標段且提高標準的做法。
特別是提高標準,聽起來他是一個要求嚴格的領導,也挑不出任何的毛病。
就比如說,他將瀝青軟化溫度由70度提高到75度。
別看只是提高了5度,就排除了百分之七十的競標企業。
這樣一來,中標的自然也就是特定的公司了。
那些沒中標的公司可能也就面臨生存的困境。
一個問題是,70度是國家規定的,那5度是他給提高的,這種在關鍵細節上的打擊讓按標準進行競標的毫無準備,自然也就是不能參與了。
要知道,人家是不會留時間給你整改的。
特定公司在中標后,感謝自然是少不了的。
對于這種操作來說,他又是一個專業人員,操作自然也就是門清了。
還有就是修路不是需要建材嗎,人家也早就給準備好了。
某人讓親屬注冊幾家建材公司,然后報高價,由于事先進行了特定排除,也就買了不少的高價建材。
能高多少呢,在某人三家親屬關聯的公司采購的14億多元的建材中,比市場高出最多45%。
這種操作如果被問起來就可以說人家在采購質量好的。
至于質量的好壞,也只有他的心里知道了。
要知道,他手里掌握著不少的國有資產。
某人的膽子大得很,他把價值12億元的優質資產以“剝離不良資產”的形式賣了,后來這塊地升值到了32億元。
而某人的好處呢則是以咨詢服務費的名義打到了海外賬戶。
為啥要打到海外賬戶,某人的孩子早就潤出去了。
就算是在退休之前還在搞事,某人在快退之前,突擊把5.3億元的股份賣給了8名管理層。價格嘛是1元錢。
而外面的戰略投資者,就是能拿大錢的還得5塊錢。
他這么作就不怕出事嗎。
事實上是真的會出事的,21年就發生了一起質量事故,而他既是領導,又是專家,一通操作下來竟然弄成了“不可抗力”。
還得說一下大數據,前面說了,他是專業的,一般說來,專業的吃相都不會太難看,那究竟是咋發現的呢。
這得說一下大數據。
辦案人員調出了其子女在海外的流水,發現轉移了不少錢,這些錢是咋過去的呢,查來查去就查到了他。
他還是很有反偵查意識的,關鍵的聊天記錄是完事就刪,但記錄還是被恢復了,并且從中提取到了關鍵的證據。
奉勸一句,還是不要耍什么小聰明了,現在的技術已經先進到了不可想象的地步。
別人的晚年是兒孫繞膝,他的晚年是大墻鐵窗,那是何等的悲涼。
藥早就有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