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北京現代以超過5萬輛的銷量跑贏市場大盤,其中3月單月銷量達19710臺,環比增長65%,在合資品牌整體下行的困局中,成為亮眼存在。
細分車型表現更為搶眼:庫斯途(參數丨圖片)以環比65%的增速穩居20萬級合資MPV榜首,全新伊蘭特、第十一代索納塔及途勝L分別實現131%、95%和231%的環比增長。這一成績的背后,不僅是市場對北京現代傳統燃油車品質的認可,更是其“真·質”品牌戰略調整的初步成效。
自2024年起,北京現代主動停產低端車型,將中高端產品占比提升至36%,并通過股東增資80億元強化技術研發與生產體系。同時,其出口業務實現爆發式增長——2024年出口量突破5萬輛,同比激增400%,并計劃2025年提升至8-10萬輛,覆蓋東南亞、中東等市場。
品牌電動化先鋒OE:純電SUV的新標桿
在新能源轉型的關鍵節點,北京現代首款純電平臺SUVOE的曝光,標志著其正式加入合資品牌電動化“價值戰”。OE基于現代全球E-GMP平臺打造,卻并非簡單的“技術搬運”——其本土化設計融合了北京現代對20萬中國用戶的數據洞察,并在智駕等領域實現本土化創新。
例如,煙臺研發中心主導的外觀設計,結合現代WRC賽事級的底盤調校,使其在-30℃極寒測試中創下單側積雪坡道起步不溜車、冰雪路面70-0km/h制動距離49.7米等硬核成績。這種“全球技術+本土智慧”的組合拳,讓OE在緊湊級純電SUV市場樹立了“不堆料、只堆操控”的新標桿。
OE的登場,堪稱北京現代的一次“技術起義”。在電車普遍追求“零百加速”和“彩電冰箱大沙發”的今天,OE卻反其道行之,用WRC六冠王的底盤調校功底,在冰雪路面寫下49.7米剎停距離的驚嘆號。其ESC側向控制與動力分配策略,讓車輛在60km/h大轉向角繞樁時質心側偏僅1.2°,遠超同級主流車型。
當行業沉迷于大屏、長續航的“參數狂歡”時,OE選擇回歸工程本質。通過TCSRPM控制系統、動態制動力分配及WRC級調校,OE以“剎得穩”的實測數據重新定義電動車的核心價值。
內功修煉:不炫參數,只拼真功夫的反“內卷”
2025年北京現代啟動的“真質萬里行”系列活動,不僅是品牌升級的宣言,更是一場從實驗室到真實場景的品質驗證。通過阿爾山冰雪試駕、5000公里耐久測試等極限挑戰,其將“真省油、真穩定、真安全”的燃油車口碑延伸至新能源領域,提出“真續航、真技術”的承諾。這種“用實踐說話”的策略,成功將技術實力轉化為用戶可感知的信任資產。
真·質”二字,是北京現代對合資品牌價值的新詮釋。過去的“高性價比”,如今升華為“用合理價格買真實品質”;曾經的“穩定可靠”,進化為“在極端工況下依然可控的駕駛信心”。
這種轉變,從第十一代索納塔的指紋識別個性化系統,到庫斯途的家用MPV價值重塑,再到OE的冰雪測試成績都得以呈現。北京現代正以“技術換軌”實現品牌形象從“高性價比”到“高品價比”的躍遷。
開啟合資新篇:“在中國,為全球”
北京現代的轉型遠不止于產品。其提出的“在中國,為全球”戰略,正推動品牌從區域制造商向全球化技術輸出者蛻變。依托現代汽車在上海、煙臺的研發基地,以及北京現代本土供應鏈優勢,2025年規劃的8-10萬輛出口目標,不僅是產能釋放,更是技術自信的體現。
按規劃,北京現代將在2026年前推出5款純電車型及混動產品。此外,現代與北汽追加的11億美元投資,將進一步加速這一進程。
從“流量競爭”轉向“信任競爭”,用“真·質”贏取長遠
北京現代的逆勢增長,折射出汽車產業轉型期的深層邏輯:當資本驅動的“野蠻生長”退潮,體系化能力與品質底蘊的價值終將回歸。
在合資品牌集體覺醒的2025年,北京現代以OE為起點,不僅開啟了自身的純電新篇,更提供了一種“少喧囂、多深耕”的轉型范式。當行業從“流量競爭”轉向“信任競爭”,北京現代用“真·質”二字,為合資品牌的轉型提供了另一種可能。
從OE的冰雪淬煉到“真質萬里行”的用戶檢閱,從本土化創新到全球化布局,北京現代正用“技術理性”對抗“參數泡沫”?;蛟S正如其在冰雪測試中的表現:真正的品質,不在于能一時半會兒跑多快,而在于能否在風雪之中能否篤定從容。這不僅是打造一輛好車的哲學,更是一個品牌重生的密碼。
版權聲明:本文為線外邦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線外邦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