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望江南三千里,家國情懷六百年?!?月19日晚,原創情景歌舞劇《屯堡長歌》在中央歌劇院劇場首演。作為中央歌劇院首次為世界級旅游景區量身打造的歌舞劇,《屯堡長歌》以文旅融合的創新形式,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聽與文化的雙重盛宴。
《屯堡長歌》以貴州屯堡的歷史脈絡為主線,通過男女主人公的愛情故事,從小人物的視角展現了屯堡安定、建設與發展的壯麗篇章。劇中,屯堡特色建筑作為舞臺布景,將觀眾帶入了一個充滿歷史韻味與文化底蘊的世界。從明朝洪武年間西南邊陲的戰爭到戍邊將士的屯田守邊,從江南水鄉到黔中高原,劇中人物用他們的堅守與奉獻,譜寫了一曲關于家國情懷的壯麗長歌。
在藝術呈現上,《屯堡長歌》充分挖掘了地域特色元素,實現了藝術化的深度還原。劇本創作上,編劇王坤彤將屯堡四大姓和耕讀傳家融入劇情,將當地俗語和特色服飾鳳陽漢裝融入歌詞;音樂創作上,作曲仲晨晨將專業作曲技法與當地民間音樂相結合,地戲、屯堡山歌、弋陽高腔等元素融入其中,使全劇音樂既具地域色彩,又顯時代氣息;舞臺呈現上,動作設計加入當地蠟染工藝、鮑家拳法,鳳陽漢裝和少數民族服飾等元素被巧妙運用,舞臺設計參考當地別具一格的石頭建筑,舞蹈編排則從相思鳥中汲取靈感,展現了屯堡文化的獨特魅力。
主創團隊在創作過程中,深入一線實地采風,奔赴本寨、天龍、舊州等地,與當地山歌歌王、地戲班主等展開座談,探訪非物質文化遺產地戲和屯堡山歌,了解當地歷史文化,吸收民間音樂素材。他們將屯堡民俗等地方元素轉化為舞臺上的藝術篇章,讓高雅藝術貼近大眾,實現了殿堂藝術與基層群眾的深度對話。
劇中不乏可圈可點的精彩段落。男女主人公的對唱《告訴你》讓觀眾感受到了夫妻相隔兩地的思念與牽掛,女主人公獨唱《故土難離》則帶著觀眾穿越百年,感受屯堡文化的深厚魅力。大合唱《家國情懷》追憶戍邊事,共唱家國情,讓觀眾領略了屯堡作為歷史活化石的風土人情。劇中的樂器采用了弦樂獨奏、弦樂五重奏、管弦樂隊、民族樂器組與管弦樂隊混合搭配等多種器樂體裁,歌唱形式包括獨唱、重唱、對唱、領唱與不同合唱小組的搭配。所有人物角色均設定了專屬的旋律動機,音高主要來自對當地山歌、情歌對唱和戲曲“地戲”的音樂元素的提煉。這些精心設計的音樂元素,為觀眾帶來了“既親切又新鮮”“既好聽又動人”的藝術體驗。
“如何將音樂中的戲劇性變成可視化的舞臺呈現是一大難點?!睂а萃蹒癖硎?,主創團隊都是80后的年輕藝術家,“我們試圖把屯堡文化中最有特色的元素,比如地戲、鮑家拳法、當地的山歌,還有最有特色的建筑風格和當地的服飾和風土人情等匯集在戲里,讓觀眾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內感受到屯堡當地的風俗和文化魅力。”
情景歌舞劇《屯堡長歌》是中央歌劇院首次為旅游景區量身打造的輕量化歌舞劇。中央歌劇院院長劉云志表示,《屯堡長歌》是踐行文旅融合的創新性探索,將音樂、舞蹈、自然景觀、非物質文化遺產地戲、屯堡山歌等多元藝術形式與貴州屯堡旅游深度融合,“文藝一直是為人民服務的,但是新的時代有新的要求,我們現在探索一種惠及更多人群的方式,讓高雅藝術走出殿堂,貼近大眾,更好滿足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該劇由中央歌劇院、中共安順市委宣傳部、安順市文體廣電旅游局、安順旅游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演出前,安順文化旅游2025(北京)推介會暨中央歌劇院原創情景歌舞劇《屯堡長歌》首演發布。隨著當晚,《屯堡長歌》在中央歌劇院劇場的成功首演,這部情景歌舞劇還將在貴州當地持續上演,為更多觀眾帶來屯堡文化的獨特魅力。
攝影:張夢丹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田婉婷
編輯/張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