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能說清楚,炸醬面怎么就成了北京美食的代表。只是,茲要你問起一個本地人,幾乎所有的北京人都會說:“炸醬面,我家的最好吃!”如果是一個已婚男人,他一定會說“想吃炸醬面,到我家來,我給你做”。
在北京的街頭,常有些掛著“老北京炸醬面”的蒼蠅小館。其實炸醬面既不“老”、也不“北京”,只不過是在北京這個地方,混合了北方各地人的餐飲習慣而生出的家常飯,這也是北京人說“炸醬面自己家里最好吃”的根本原因。
我媽媽是在旗的滿族,跟著我姥爺跑到了華北偏西的一個省會城市。現在我回到了北京,從小就從媽媽那里學到了炸醬面的做法。
其實,小時候,家里吃炸醬面,是父親做的更好吃,不過醬一定由媽媽來炸,今天看來,那也許是“老北京”的味道。
做炸醬面,只有三招兒:手搟面、肉炸醬和菜碼兒,正是因為簡單,所以讓普通百姓有了發揮廚藝的巨大空間,這也是北京人說“到我家來吃”的自信的根源。
和面、切面
做炸醬面,面條其實是第一位的。“二鍋餃子頭鍋面”,面要和得好,要軟硬得當、寬窄適合,煮出來根根清瀝、絕不與任何一根粘連,其實是一件很見功夫的事情。
首先是和面。和面前要選擇合適的面粉,現在流行的高筋面粉即可,做出來的面有筋性,吃起來更有嚼勁。
和面時,我一般是邊加水邊揉和,而且一定要用力。做炸醬面的面條,用我父親的話說,要“硬”一些,這樣煮出來才能根根力爽。
把面揉成面團,蓋上浸濕的籠布,醒上一段時間,時間長短憑感覺。有些人家會把醒發一段時間的面團放在案板上反復揉壓,直到面團變得光滑細膩。然后把揉好的面團再次蓋上濕布,再醒發一段時間,據說這樣可以讓面團的筋性更好。
我自己做,只醒一次,看面團的硬度再決定時長。
醒發好的面團就可以用來搟面了。如果和的面多,搟面前要把面團分成幾個劑子,劑子要視案板的大小。
搟面是個力氣活兒,但是那種操控感很享受,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北京老爺們兒自稱給你做炸醬面的原因之一。
將面團搟成大約一個一元鋼镚兒厚的大面片,撒上干面,就可以切面了。切面也是一件操控性很強的活兒,我是很享受其中的。把面片切成寬窄均勻的面條,有一種藝術創作搬的快樂。
炸醬
炸醬面的靈魂就在于這碗炸醬。做炸醬需要準備的主要食材有五花肉、黃醬、蔥、姜、蒜等。
圖片來源:“老飯骨”做飯視頻截圖
首先,將五花肉切成小丁,蔥、蒜切片、姜成末備用。
鍋中倒入適量的油,油熱后放入五花肉丁,小火慢慢煸炒,直到五花肉丁出油,表面微微金黃。這時加入蔥、姜、蒜末炒出香味。
炸醬面的醬究竟用哪些個,一家有一家的做法。我一般是黃醬加豆瓣醬,再加一點甜面醬。現在一些豆瓣醬有辣椒,北京當地人其實吃辣不多,所以選豆瓣醬時要選那些不含辣椒的。
黃醬、豆瓣醬先下鍋,用鏟子不斷翻炒,防止醬料粘鍋。再加入甜面醬,繼續翻炒。
炒醬的過程中要保持小火,慢慢將醬料的香味炒出來。時間自己約摸。炒醬過程中可以加入少量的水,水不要加太多,以免醬料太稀。
有些人家很避諱加水,認為那樣會把醬味沖淡,其實這純粹是一個習慣問題。
加上水后繼續翻炒,讓醬料更加濃稠。最后,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的鹽和糖調味,這樣一碗香噴噴的炸醬就做好了。
此外,我有一個秘訣:炒醬,蔥一定不怕多,而且是蔥白。
菜碼兒
菜碼兒有的時候可以成為點睛之筆。吃炸醬面,菜碼兒都是涼菜,菜碼兒的豐富、隨意,卻是一家人家或者主人個性的體現。
構成炸醬面菜碼兒有哪些,同樣沒有人能說清楚,當然,也沒必要說清楚。常見的,有黃瓜絲,熟綠豆芽兒(有些人家更喜歡黃豆芽兒),芯兒里美蘿卜絲,熟白菜絲,熟青豆(黃豆亦可),熟芹菜丁,菠菜等。
可以看出來,炸醬面的菜碼兒其實隨著季節的不同變換花樣兒的。以前不像現在,青菜什么時候都有。那個時候到了什么季節,就把應季的菜蔬拿來做菜碼兒。比如春天可以用香椿芽、豆芽兒;夏天用黃瓜絲、菠菜;秋天用白菜絲、芹菜丁;冬天則可以用心里美蘿卜絲、青蒜末。
我在做炸醬面時,會買回三禾稻香春的牛腱子,切成絲;再加一些糖蒜。說到蒜,很多人家用生蒜,而且一定要紫皮蒜,那個味兒才夠勁兒。
炸醬面,對于我來說,在做不在吃。給一家人或者來京的朋友最一頓炸醬面,把菜碼兒做得盡量豐富些,可以作為下酒的小菜,是人生一大快事。
現在做飯小視頻太多了,用文字描述做飯的過程,恐怕吸引不了多少人的關注。不過如菜譜里的介紹有極大的空間一樣,說說做飯的事情,是一件最容易引起共鳴的事情。
聲明:文中使用圖片除特別注明外,均來自百度圖片搜索結果。如涉及使用不當請聯系編者刪除。封面圖片由AI生成。
提示:
* 本文為“食材界”原創,歡迎業內外媒體轉載。轉載請在后臺回復“轉載”了解相關規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