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展覽:張弛的“畫”
朱屺瞻藝術館
藝術對談&一起看展覽:
張弛的“畫”
此次沙龍專場有60余位藝術收藏界人士參與
活動介紹
Activity introduction
朱屺瞻藝術館近期正在舉辦“心馳神來:張弛藝術展”。在展期內,藝術館以“張弛的藝術”為主題,圍繞展覽所涉及的各個時期的重要作品策劃系列公共美育項目。作為“心馳神來”展覽的公共美育活動之一,朱屺瞻藝術館聯合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長青文化專項基金,非常榮欣地邀請到祝君波和張弛兩位老師為我們帶來一場對談和導覽活動。
通過專家學者對談和導覽等形式,參與者不僅近距離地觀賞到藝術家張弛的藝術創作,深入挖掘作品背后的故事與情感,繪畫的創作脈絡、藝術語言風格等話題,回答各位朋友的提問,在現場進行交流和探討。
對談現場
Scene photos
張弛老師從展覽緣起、藝術脈絡講起。通過對此次展覽結構和三部分作品的呈現,看到其求學時期的習作、臨摹作品,以及不同時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八十余幅。無論是其在各地寫生采風基礎上,創作的古意今情、林泉探道的山水作品;還是描繪城市新貌的現代都市山水,化筆墨于中和,凝物形、色彩和光感于氤氳之間,尤其作品色彩中蘊含和籠罩著的“光暈”和明亮感,既體現了她作品對文人筆墨的傳承借鑒,更呈現出現代性視覺的嶄新創造。
祝君波老師在對談中講到,張弛作為山水畫家,藝術創作的脈絡和藝術語言的特點,從家傳師承方面,張弛出生繪畫世家,早先受張大昕先生庭訓,后拜陸儼少先生為師,二十多年旅居日本,也汲納了日本繪畫的技法。筆墨隨時代,技法遂心靈,從技法到神韻,從有法到無法,這是張弛走過的藝術道路。進入新世紀以來,在舉世矚目的上海世界博覽會召開之前,張弛曾沿黃浦江兩岸寫生。在此基礎上,以工寫結合的方式,歷時一年多繪制了長達二十余米的《海上攬勝》水墨長卷。這件作品記錄了浦江源頭浙江安吉至長江入海口的風光,浩浩蕩蕩,渾然天成,在世博會五大主題館之一的城市足跡館展示。后期山水意向的創作,從自然山水到都市山水,這是張弛藝術的一次梳理和研究,更是一次傳統和現代的思辨之旅。
導覽現場
Guide photos
嘉賓介紹
Artist introduction
祝君波,華東師范大學夜大學中文系畢業。1995年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碩士生結業、編審。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原副局長、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長青文化專項基金創始人。
張弛,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畫學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等。作品多次入選全國美展、全球華人書畫展,以及特邀參加2017年、2021年全球水墨畫大展等。作品亦被中國美術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館、上海寶龍美術館、奧林匹克藝術中心、世界會客廳、海派藝術館等機構收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