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中,總少不了聯語的點綴,它們或藏于書齋門楣,或隱于園林亭臺,甚至化作夫妻間的情話暗語。一副好的對聯,不僅是文字游戲,更是心意相通的橋梁。
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一段因對聯結緣的浪漫故事,在江南的煙雨朦朧中徐徐展開。
春日海棠詩會是城中一年一度的盛事。韓清臣隨父親赴宴時,正撞見一群文人圍著一位簪著碧玉蜻蜓釵,執一柄灑金素面扇,穿藕荷色衣裙的姑娘叫好。
這女子名叫蕭晚晴,身為女兒身卻有著不輸男子的才情,不僅飽讀經史子集,尤其擅長詩詞歌賦,是有名的才女,剛剛便是她以 “月照窗前影滿簾”的下聯,完美的對上了他人出的“梅開墻角香盈袖”的上聯。
此聯對仗工整,意境優美,將冬日的梅花與夜晚的月光巧妙融合,方贏得了滿堂喝彩。
既是詩會,韓清臣當然也要參與其中,他那溫文爾雅、舌燦蓮花的模樣,讓蕭晚晴心中不禁暗暗贊嘆。
又輪到蕭晚晴時,她落落大方地出了“竹影搖窗風弄韻”的上聯。韓清臣微微一笑,對道 “荷香繞岸月含情”。全聯清新雅致,將夏夜荷塘的美景描繪得淋漓盡致。
"韓公子,好文采。"蕭晚晴看向對方,我這還有一聯"竹影掃階塵不動"。韓清臣望著她鬢邊的海棠花瓣,脫口而出:"月穿潭底水無痕。"
滿堂喝彩聲中,這位美麗的女子眼波流轉,詩興大發的他又出一聯:"閒看門中月。"這是拆字聯,"閒"字去門正是"月"。
"思耕心上田。"韓清臣略一思索脫口而出。
兩人經過多次交鋒,彼此都給對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自那日詩會,常借“切磋詩藝”之名互通書信,感情逐漸升溫,最后在家人和朋友的祝福聲中,成為了令人羨慕的一對佳偶。
婚后他們的生活甜蜜而美滿。每天清晨,韓清臣和蕭晚晴都會在書房里一起讀書,一起討論詩詞歌賦。
韓清臣在書房懸了副自撰對聯:“墨硯磨穿文思涌,紅袖添香愛意濃。”蕭晚晴見了直搖頭:“夫君太老實,‘紅袖添香’都被用爛了。”當晚便用銀鉤在紫檀木上刻了新聯:“詩囊裝滿相思字,錦帳藏盡蜜語甜。”
這般斗智斗勇的日常,成了他們獨有的情趣,每一副對聯都記錄著他們生活中的點滴美好。
一日春陽正好,滿園春色關不住。韓清臣和蕭晚晴攜手漫步在自家花園中。只見滿園杜鵑開得潑辣,一朵朵火紅的花朵在陽光下爭奇斗艷,宛如天邊的晚霞落入了人間。
一只杜鵑鳥停在花枝上,歡快地鳴叫著,仿佛在為這美好的春光歌唱。
晚晴忽然拽住韓清臣的衣袖,指著花間啼鳴的杜鵑鳥:"此情此景,我有一聯,夫君可應對,且上聯——杜鵑花上杜鵑鳥。"
韓清臣瞇眼細瞧,忽然輕笑:“這上聯妙極,花鳥同名”說著俯身拾起落花,忽見花影里探出幾株美人蕉,嫩黃花蕊間蜷著只彩蝶,花影搖曳間忽然福至心靈。
他握住妻子的手走到花前,日光穿過蕉葉,在她裙裾上投下斑駁碎影。蕭晚晴正低頭嗅花,忽聽頭頂傳來一聲低笑:“蕉者,嬌也,正如花似卿卿,卿卿勝花,為夫我對‘美人蕉下美人嬌’。”
她猛地抬頭,正對上丈夫含笑的眼。那“美人蕉”三字既應了眼前花木,又暗藏“美人”雙關;“下”字既指方位,又似在說“你站在花下”,“美人嬌”三字更不必說,“鳥” 與 “嬌” 雖詞性不同,但好在對聯中巧妙呼應,既描繪花下美人嬌態,又暗含夫妻間的旖旎情思。
晚晴耳尖瞬間燒得通紅,眼眸卻盛著盈盈笑意,因為在她眼里這便是最動人的情詩。
韓清臣卻指了指遠處山坡:“你瞧,那片杜鵑開得正好,倒像是夫人羞紅的臉。”
晚晴假嗔道:“夫君就會拿我作對!”
兩人在春色中相視而笑,周圍的繁花似乎都變得更加嬌艷,鳥兒的歌聲也更加動聽,濃濃的情意,在這滿園春色中蔓延開來。
--完--
文章的最后,文中的幾個優秀上聯,屏幕前的你能否對上呢?歡迎留言討論。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