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芋圓
來源|貝多財經
2024年,江西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江西銀行”,HK: 01916)在復雜經濟環境下實現規模與效益雙穩,尤其在盈利方面時隔兩年終于撥云見日,迎來雙增。此外,江西銀行還在強化服務實體、推進數字化轉型、深耕綠色金融等方面做出頗多嘗試,努力走出滑坡陰霾。
但另一方面,居高不下的不良貸款問題,持續下滑的資本充足性,又從另一個側面讓人們以更加審慎的態度看待江西銀行此次的利潤回暖。而時不時爆發的內控系統合規問題更讓人質疑江西銀行可能只是在2024年最后一個季度遇到了偶爾的幸運。
一、違規處置不良背后的資產質量隱憂
2025年4月16日,江西銀行發布了2024年度報告。數據顯示,江西銀行在過去的2024年里實現營收115.59億元,同比增長2.32%;實現凈利潤10.98億元,同比增長2.21%;歸屬于該行股東的凈利潤約10.57億元,同比增長2%,基本每股盈利0.12元。
從資產規模來看,截至2024年末,江西銀行資產總額達到5736.3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85%。其中,發放貸款總額3420.89億元,較2023年末增長5.09%;吸收存款總額3909.3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55%。規模處于穩步擴張之中。
截自江西銀行2024年年報
在業務結構優化方面,江西銀行也有不少亮點。從貸款業務結構來看,2024年江西銀行對省內重大重點項目貸款,12條制造業重點產業鏈,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的貸款增幅顯著,均高于全行貸款平均增速。
零售業務、對公業務客戶數量的穩步增長,截至2024年末,江西銀行的對公客戶數量突破10萬戶,較2023年末增長10.57%;個人全量客戶657.22萬戶,較2023年末增長5.64%,這也成為江西銀行業務結構優化的重要基礎。
但近期針對江西銀行的一份罰單令人不得不更冷靜地審視江西銀行2024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雙增背后隱藏的危機。
2025年4月11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萍鄉監管分局下發一則行政處罰決定。內容顯示,江西銀行因違規處置不良貸款被罰款40萬元,時任南昌銀行副行長的陳勇被警告并罰款7萬元。
截自江西銀行2024年年報
這已經是自2022年江西銀行不良貸款從1.47%飆升至2.18%以來第4次因違規處置不良被罰。此前,江西銀行于2023年6月曾被下發多張罰單,其中,有3張的違法違規事由就包括違規處置不良,罰款金額最高為810萬元,時任法定代表人是前董事長陳曉明。
陳曉明是江西銀行的首位掌舵人,自2015年12月起擔任江西銀行董事長,2022年2月,因嚴重違紀違法問題被立案審查調查,同時,免去其江西銀行董事長職務。在陳曉明“落馬”后,江西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始終居高難下。
截至2024年末,江西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2.15%,雖然較2023年末減少0.02%個百分點,但在上市行中仍然處于高位,也遠高于2024年四季度的同業平均水平的1.5%。同時,江西銀行此次不良貸款率的下降很可能只是貸款規模擴張稀釋的結果。
截至2024年末,江西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75.88億元,較2023年末增加3.96%,增速低于該行貸款5.09%的漲幅,成就了江西銀行不良貸款率優化的現象,但其中風險仍舊暗流涌動,不容輕視。
截至2024年末,江西銀行的關注類貸款占貸款總額4.04%,遠高于同期行業平均值2.22%,雖然較2023年末減少1.02個百分點,但從次級貸款的增長情況來看,一部分貸款已被歸為不良,2024年末,該行次級類貸款占比1.05%,較2023年末增加0.16個百分點。
同時,江西銀行2023年末的大部分可疑類貸款已被確定為損失類貸款。截至2024年末,該行的可疑類貸款余額8億元,較2023年末減少25.45億元,占貸款總額0.23%,但損失類貸款余額30.66億元,較2023年末增加20.01億元,占貸款總額0.87%。
截自江西銀行2024年年報
在不良風險加劇的同時,江西銀行的貸款集中度風險卻遲遲難以改善。2024年,江西銀行的貸款投放更加集中于少數行業的企業貸款,同時,雖然壓降了個人貸款規模,但個人貸款的不良貸款率陡增。
截至2024年末,江西銀行個人貸款余額820.71億元,占貸款總額23.25%,較2023年末減少4.33%。其中,不良貸款余額19.91億元,較2023年增加8.23億元,不良貸款率由2023年末的1.36%升至2.43%。
不難發現,江西銀行的個人貸款的不良貸款急速增長與其個人貸款的投放策略有關。江西銀行59.29%的個人貸款集中于個人住房領域,24.83%的個人貸款則屬于個人經營性貸款。
在企業貸款方面,2024年末,江西銀行的企業貸款余額2337.97億元,占貸款總額66.25%,較2023年末增加0.97個百分點,其中,67%集中于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類,批發和零售類,建筑業以及制造業等五大行業。
五大行業中,有三個行業的不良貸款率高于1.55%,分別是建筑業不良貸款余額4.38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6%,制造業不良貸款余額6.23億元,不良貸款率為2.66%,批發和零售業不良貸款余額25.83億元,不良貸款率為7.66%。
此外,江西銀行房地產業的不良情況尤其引人注目。截至2024年末,江西銀行在房地產業的貸款余額72.96億元,較2023年減少31.78億元,其中不良貸款余額12.99億元,較2023年末增加9.55億元,不良貸款率由2023年末的3.29%驟升至17.81%。
截自江西銀行2024年年報
而上述江西銀行不良風險較高的四個行業除了房地產業,其余行業對應的抵押貸款占比均不算高。
截至2024年末,江西銀行房地產業有抵押貸款36.00億元,占該行業貸款余額49.35%;建筑業有抵押貸款15.53億元,占其貸款金額的5.67%;制造業有抵押貸款17.30億元,占該行業貸款余額的7.38%;批發和零售業有抵押貸款10.28億元,占該行業貸款余額3.05%。
江西銀行的資產質量除了行業風險暴露嚴重外,客戶的風險暴露問題同樣嚴重。截至2024年末,江西銀行十大非同業單一客戶借款總額達到275.89億元,占一級資本凈額已達56.6%,最大的單一客戶貸款金額34.28億元,占一級資本凈額7.03%,逼近監管紅線。
十大非同業關聯客戶的貸款總額達到396.77億元,占貸款總額11.24%,占一級資本凈額已高達81.39%,借款最多的關聯客戶隸屬建筑業,其貸款余額56.78億元,占一級資本凈額11.65%。
而關于對關聯客戶具體的授信金額,曾據財經公眾號“財經九號”的報道,江西銀行在2023年年報中所報授信金額遠小于其股東江西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江西省金融控股集團在融資券募集說明書中所報金額,在這兩家企業2025年新出的融資券募集說明書中,依然堅持所報金額,而江西銀行也未曾修改其間差額,具體情況依然成謎。
二、利潤增長有賴政策紅利,高管薪酬暗藏謎團
資產質量的下行壓力,加劇了江西銀行的資本消耗。同時,江西銀行孱弱的盈利能力又反映出該行資本內生力的嚴重不足。雖然2024年江西銀行實現了利潤增長,但是細看之下會發現,此次利潤上漲可持續性實際上是存疑的。
雖然2024年,江西銀行的凈利潤實現增長,但其稅前利潤卻是大幅下跌的。2024年,江西銀行實現稅前利潤7.52億元,同比減少25.54%。而之所以凈利潤會出現逆轉完全得益于所得稅抵免,2024年江西銀行所得稅抵免3.45億元,所得稅費用同比減少443.39%。
但這種依賴政府紅利政策的做法還需警惕政策變化風險,長久來看,江西銀行依然需要通過自身戰略決策的調整才能實現穩定盈利。?而微漲的凈利潤也實現有效的資本補充。重重壓力下,江西銀行面臨巨大的資本補充難題。
截自江西銀行2024年年報
截至2024年末,江西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較2023年末減少0.07個百分點降至9.3%,一級資本充足率較2023年末減少0.06個百分點降至12.31%,資本充足率較2023年末減少0.08個百分點降至13.47%,均低于同期行業平均水平。
近幾年來,江西銀行盈利和資產質量持續面臨的壓力與該行內控系統的動蕩不安不無關系。自上述江西銀行原董事長陳曉明被查后,江西銀行又相繼有4位高管被曝涉嫌違紀違法被查,最近的一次當屬2024年主動投案的江西銀行原副行長俞健。
2024年4月13日,江西省紀委省監委通報江西銀行副行長俞健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向組織交代問題,目前正接受江西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隨后,9月13日,江西省紀委監委再發通告,宣布俞健被“雙開”。
但高管的相繼“落馬”并沒有完全改善江西銀行的內控系統漏洞,據2024年年報,江西銀行目前的高級管理人員僅有行長駱小林和三位副行長,三位副行長中,除了新聘任的王一塵,其余兩位皆已超期任職。
其中,副行長程宗禮自2010年12月起擔任江西銀行副行長,至今已任職超過14年,而另一位副行長蔡小俊自2011年8月起擔任江西銀行副行長,至今已任職超過13年。此外,江西銀行在董監高的薪酬公布方面也存在數據謎團。
江西銀行在2024年年報的董監高薪金中只有行長駱小林的稅前薪酬合計102.9萬元,超過了100萬元,但在后續酬金區間中,卻有5位人員的薪資位于100萬—150萬區間,此間差異還有待江西銀行解惑。
總體來看,江西銀行2024年的業績表現呈現出增長與挑戰并存的局面。在未來的發展中,江西銀行還需繼續努力,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抓住市場機遇,真正實現長足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