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第二屆北京朝陽花園節暨第二屆天姿牡丹節在北京太陽宮天姿牡丹園內啟幕,本次活動以“國色天香·太陽宮韻”為主題,以“共朝美好 暖陽相伴”作為活動理念,輔以《國色芳華》熱播劇復刻場景、文創市集、網紅餐飲等多元場景,打造“可逛可玩可拍”的全方位“賞花+”新體驗。據介紹,本次活動將持續至5月5日。
在太陽宮天姿牡丹園內,一片占地60畝的牡丹花海正蓄勢待發。5萬余株牡丹,數十個珍稀品種將從甘肅、菏澤等地遠道而來的風姿展現給京城百姓。
作為市區內面積最大的牡丹專類園,天姿牡丹園今年更迎來一位“重量級嘉賓”——從菏澤牡丹園移植而來的百年牡丹樹王“萬卷書”。這株高1.7米,冠幅2.5米的牡丹王者是清代鄒一桂《牡丹二十四品圖》中記載的經典品種,樹冠如蓋,枝干遒勁,?花瓣卷曲如筒狀?,可承接露水,故得名“承露盤”,另有別名波斯頭、玲瓏玉,因其開花時層層疊疊的花瓣與雍容華貴的姿態,已經成為本屆牡丹節最受矚目的明星。
牡丹園負責人楊震輝表示:“除了‘萬卷書’這株百年牡丹,園區內還有鳴月、鳳求凰、洛神、點絳唇5株近百年的牡丹樹,預計在4月底至5月初從容綻放。這些牡丹的引進,不僅豐富了園區的牡丹品種,也為游客提供了一個了解牡丹文化、觀賞牡丹珍稀品種的絕佳機會。”
在精品園區域,綠色系的“綠幕隱玉”如翡翠雕琢,復色系的“二喬”粉紫交織,黑色系的“黑豹”神秘深邃,這些平日難得一見的珍稀品種,如今在園中爭奇斗艷。“為了讓牡丹達到最佳觀賞效果,我們提前半年就開始籌備。”楊震輝介紹,去年秋季便開始對園區進行補植調整,新增的1000余株牡丹涵蓋紅、粉、紫、白、藍、黑、綠、復色九大色系25個品種。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為還原熱播劇《國色芳華》中的牡丹盛景,園區專門從山東引進劇中同款牡丹,游客置身園中,恍若穿越劇中場景。
“今年牡丹花期預計能達到20天。”楊震輝介紹,4月10日開始,早花品種就率先綻放,4月下旬全園牡丹進入盛花期。
據悉,為全面提升太陽宮天姿牡丹節品牌影響力,開幕式上,太陽宮地區與菏澤中科農林科技有限公司、華策影視分別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牡丹種植、生產技術研發、電視劇《國色芳華》IP打造等方面展開協作,建設集觀光旅游、文化體驗、衍生產品銷售于一體的綜合性牡丹主題園區。
今年的牡丹節突破傳統賞花模式,構建出“可逛可玩可拍”的沉浸式消費體驗空間。深度融合熱播劇《國色芳華》的國風美學,太陽宮地區聯合華策影視在園區內復刻劇中“何惟芳小院”“花滿筑花房”等經典場景。園區內將每天定時舉辦漢服游園會,另外還提供漢服、油紙傘等道具租借,專業妝造師現場服務。游客可身著漢服,或執扇輕搖,或憑欄遠眺,在專業攝影師的服務下,在花海中拍攝古風寫真,體驗“穿越千年”的沉浸式打卡。此外,牡丹主題的指引地貼、詩詞裝飾等元素巧妙融入園區各個角落,讓游客在移步換景間盡享國色天香的文化意蘊。
牡丹節期間,天姿牡丹園化身沉浸式文化市集。“蝶戀花語”書簽、DIY非遺花燈等文創產品琳瑯滿目。在現場游客還可以體驗海娜手繪藝術,將國風牡丹畫在手上,讓傳統紋樣躍然肌膚,為春日之旅增添一抹靈動雅趣。
在朝陽區大力推進花園城市示范區建設的背景下,花園式街區建設的理念持續落地生根。太陽宮地區積極響應,依托朝陽區花園式街區建設的整體規劃,精心籌備并著力打造牡丹街區。太陽宮地區工委書記陳鵬表示,近年來,太陽宮地區積極探索“公園+”模式,將“公園+消費”理念深度融入活動策劃,通過整合文創、演藝、美食等資源,為游客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消費體驗。“我們將依托天姿牡丹節,深度推進‘一園一花一品’花園城市建設實踐,進一步推動花園式街區的打造,以太陽宮公園為輻射點,有序擴大牡丹種植區域、系統展示牡丹元素、豐富文化傳承場景。目前,已在轄區街區花園和各社區種植了2000余株牡丹,全力打造牡丹街區,讓群眾出門就是公園,滿眼皆是美景,猶如身在花園中一般,展現太陽宮意蘊悠長、得天獨厚的自然、人文環境,助推文商旅體融合發展,‘共朝美好,暖陽相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