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頤和園文化研究叢書”發布會暨頤和講堂三山五園園林文化雅集在頤和園舉行。
自清末至今,頤和園相關論著層出不窮,研究持續升溫,彰顯其園林藝術的旺盛生命力。北京市園林古建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設計總顧問、中國園林文化與實踐研究院院長夏成鋼深耕此領域40年,以嚴謹文風與開拓視角著成“頤和園文化研究叢書”,由北京出版集團北京出版社出版,近期全套面世。
叢書分為5冊,包括《湖山縱橫:頤和園地區歷史與園林新論》《湖山品題:頤和園匾額楹聯解讀》《湖山頌碑:頤和園地區石刻碑碣集錄》《湖山集翠:頤和園地區歷代文人詩文合集》《湖山真意:頤和園地區歷代帝王詩文解讀》,分別從景觀景物、匾額楹聯、金石碑刻、歷代詩文、帝王原典5個方面入手,深層次解讀這片山水與園林。
叢書計226萬字,含插圖1000余幅,融合文獻典籍、清宮檔案、石刻繪畫等多元史料,跨越風景園林、歷史地理、建筑文化等學科領域,在“三山五園”整體視域下,還原昆明湖、萬壽山、玉泉山這一風景園林核心的宏大與精微。叢書立論新穎,史料注釋詳盡,并配有大量珍貴圖片,是一套極具創新性、系統性和可讀性的學術專著。
夏成鋼兼顧學術研究、教學與設計,主持設計了一系列具有中國特色的風景園林項目,代表性作品有:北京“三山五園”區域11處公園綠地、歷屆國際園林博覽會中的10座皇家特色北京園、承德避暑山莊及外廟景觀復原、中國園林博物館、北京城市副中心景觀等項目。這些設計實踐既加深了學術研究的深度,并形成本叢書的一大特色,也是對研究成果的活化利用。
北京出版集團副總經理馬馳表示,北京出版集團自2017年開始“頤和園文化研究叢書”的編輯工作,歷時八年。“頤和園文化研究叢書”的出版對傳播與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大意義,對推動首都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助力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北京市文物專家、原北京市文物局局長孔繁峙強調,頤和園作為文化遺產的獨特性和重要性,其價值源于深厚的文化內涵。頤和園申遺27年來,在遺產保護和提升文化價值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本次出版的“頤和園文化研究叢書”為全市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了開拓性思路,值得文物保護單位學習借鑒。
在學術雅集環節中,張新宇、賀風春、鄭曦、端木岐、朱志紅等行業專家分別從頤和園四季植物景觀談首都花園城市建設、皇家園林與蘇州園林、皇家園林的傳承與學科建設、閱讀“頤和園文化研究叢書”的觀后感、頤和園耕織圖景區復建多個角度為讀者分析、講解了頤和園文化相關內容。
本次活動是“花開頤和 園啟萬象”頤和園首都花園城市建設系列活動之一。頤和園方面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充分發揮世界文化遺產的示范引領作用,通過文化研究、學術交流、公眾教育等多種形式,深入挖掘園林文化內涵,創新文化傳播方式,為首都花園城市建設注入文化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