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驟降的“煙霧彈”:一場千億級戰略換倉
2025年4月11日,一則“利空”消息震動資本市場:字節跳動2024年凈利潤330億美元(約2412億人民幣),同比增速從2023年的兩位數暴跌至6%,凈利潤率更從26%縮至21%。看似“增長失速”的背后,張一鳴卻在下一盤更大的棋——用短期利潤換全球AI霸權。
財報細節暴露真相:2024年,字節跳動研發投入狂飆85%至120億美元,其中70億美元砸向英偉達H100芯片采購,自研芯片“字節芯”進入量產倒計時。這種“不計成本”的投入,讓字節跳動在全球AI算力競賽中躋身第一梯隊,其自研大模型“云雀”已支持50種語言,日均處理請求量超百億次。
一、利潤“失血”的三大戰場
1.AI軍備競賽:每秒燒掉38萬元
字節跳動在AI領域的投入堪稱瘋狂:火山引擎擴建智能算力集群、豆包大模型日調用量突破4萬億tokens,較5月暴漲33倍。僅芯片采購一項,就吃掉全年凈利潤的21%。但這種“燒錢”換來了技術護城河——豆包視覺理解模型已實現漢字精準生成,3D生成模型可秒建虛擬直播場景,帶寬消耗直降60%。
2. TikTok電商的“美國攻堅戰”
為撕開美國市場,字節投入超50億美元搭建本土物流,補貼商家傭金至行業最低3%。盡管TikTok Shop美國站GMV僅完成目標52%(90億/175億),卻硬生生將海外收入占比推高至25%,東南亞市場GMV更是暴增220%。這種“戰略性虧損”背后,是張一鳴對全球電商版圖的野望:3年內劍指千億美元GMV。
3. 國內業務的“斷臂式轉型”
面對抖音DAU增速跌至4%、國內廣告收入增速腰斬至10%的困境,張一鳴選擇“壯士斷腕”——將資源傾斜至AI教育、智能硬件等新業務。AI學習助手“豆包”月活突破7100萬,正用算法重構K12教育賽道;Ola Friend智能耳機搭載自研語音大模型,實時多語種翻譯精準度超98%。
二、沉默中的核武器:三大戰略級布局
1.AGI(通用人工智能)的“曼哈頓計劃”
字節跳動首次公開AGI目標,啟動“Seed Edge”項目,允許團隊5年內不考核盈利,專注顛覆性創新。其豆包大模型家族已集齊文本、語音、圖像、音樂、視頻的AIGC全家桶,調用量僅次于ChatGPT。浙商證券數據顯示,2025年其AI資本開支或翻倍至1600億元,相當于BAT三家總和。
2. 全球化電商的“第二曲線”
面對美國“不賣就禁”的威脅,字節跳動雙線作戰:一邊游說爭取政策延期,一邊猛攻東南亞市場。TikTok Shop東南亞GMV突破160億美元,社交電商APP“Lemon8”在日韓下載量超2000萬,構建起去中心化商業生態。
3. 人機交互的“奇點革命”
全球首款AI智能體耳機Ola Friend的推出,暴露字節跳動的硬件野心。該產品搭載自研語音大模型,可實現“呼吸般自然”的交互體驗,日均使用時長突破3小時,復購率超40%。梁汝波直言:“未來十年,交互革命將重塑互聯網格局。”
三、張一鳴的“反周期”生存法則
當互聯網巨頭集體收縮時,字節跳動的“燒錢邏輯”顯得格格不入,卻暗含精密算計:
- “用規模換時間”:120億美元AI投入買下大模型時代入場券,技術代差讓競爭對手望塵莫及;
- “用虧損換霸權”:TikTok電商每虧1美元,就在用戶心智筑起10美元護城河,東南亞市場已驗證盈利可能;
- “用減速換加速度”:6%的凈利潤增速背后,是AGI、智能硬件、全球化三引擎的蓄力轟鳴。
結 語:重構互聯網帝國的“新貨幣”
字節跳動正在重新定義增長公式:凈利潤=存量業務現金流×AI技術杠桿×全球化冪次效應。當市場還在糾結利潤率下滑時,張一鳴已把籌碼押注到2030年——就像20年前亞馬遜虧損拓荒時,沒人能預見它將重塑商業文明。
參考來源:綜合The Information、浙商證券、36氪等公開報道
(本文數據截至2025年4月20日,經全符合網易號發文規;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