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國家對于事業編制的改革抓得很緊,整合了事業編制人員的職權,強化了其管理權和執法權,讓事業單位變得更加企業化。
本身很多事業單位,都具備自我創收的能力,編制轉企能促進發。但同樣,事業編制人員跟公務員的差距,也越來越大了。
一、工資待遇雙模式
1、公務員工資“固定模式”
公務員的工資待遇,由國家財政部承擔,也是最穩定的。聽說過事業編制工資拖欠,但基本沒聽說過公務員存在這種情況。
公務員待遇旱澇保收,國家財政保障了他們的基本權益,跟單位成績不掛鉤。科員一個月6000工資,不論加班多少、工作忙不忙,收入都很穩定。
2、事業編人員看“績效”
事業編人員,例如教師、醫生等職業,工資構成除了基本工資之外,工作績效也是重要的一方面,跟單位業績高低直接掛鉤。
醫生看接診量,教師看學生成績,都有相關的考量標準。如果業績不達標,績效這塊的工資就大大縮水,所以事業編人員工資彈性比較大。
二、工作壓力兩極化
1、公務員行政工作多
80%的公務員崗位,主要負責的都是行政管理和政策制定、監督的工作。不客氣的說,干的都是領導層的工作,確定大方向。
例如教育局領導,主要工作是領會上級領導的政策,以及對轄區學校的監督和管理,并不跟學生和家長對接,工作相對輕松。
2、事業編多服務基層
事業編工作人員,更多的是服務基層,主要面對大眾群體,工作難度要比公務員更大。基層人員承受的工作壓力,也讓很多編制內人員頭疼。
領導動動嘴,員工跑斷腿,在基層人員的工作中很常見。領導說注重市風市貌,到了基層人員這里,那就是各種繁瑣的情理工作。
三、晉升難度不一樣
1、公務員主要靠熬資歷
公務員晉升,主要靠“職級并行”,按年限和考核晉升職級,路徑相對清晰。只要符合工作年限和職位級別,就能熬到升職。
比如鄉鎮公務員王某,目前是一級科員,只要工作滿5年,并且符合考核標準,通過后就能晉升四級主任科員,對自身并沒有硬性要求。
2、事業編大多是拼職稱
事業編需通過職稱評定或崗位競聘實現晉升,競爭更激烈,教師需要評職稱,護士需要考證,醫生需要考級。
比如大學里的教師,想要增加工資,就只能通過發表論文、評教授職稱,沒有其他的晉升方式。光靠熬工齡是不行的,職稱才是晉升的硬道理。
四、待遇水平有差異
1、公務員待遇更多更穩定
公務員五險二金,還有的六險二金,除了高額的職業年金之外,像住房補貼、生活補貼、交通補貼、物業補貼,一年下來都是不小的收入。
即使養老金并軌,公務員跟企業一樣標準繳納社保,但繳納檔次多為高檔,同樣繳納年限,養老金仍然能是企業退休人員2倍多。
2、事業編待遇看單位收益
事業單位待遇,部分靠國家補助,部分由單位創收,福利待遇也跟單位收益掛鉤。單單職業年金這塊,一些事業單位都繳納不上。
更別說各種補貼,這些在事業編制里,都屬于單位福利。哪怕是同個醫院,各科室之間的年終獎,根據科室績效也是天差地別。
五、事業編更加企業化
國家的政策改革,目的是讓事業編更加企業化,增強自身創收能力,緩解國家的財政壓力。
對于考公考編的人員來說,想要穩定就考公,想要高薪高壓那就事業編,對老百姓來說,改革也能更好的提供基層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