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期,繼續來講蘇系T-50輕型坦克。
防護方面,該車全長5.2米,總寬2.47米,總高2.16米,戰斗全重13.8噸。車體前部裝甲厚度為40到45毫米,首下為45毫米,傾角55度,傾斜設計可增加跳彈幾率,能抵御早期反坦克炮和部分輕型武器攻擊;車體兩側裝甲40毫米,后部裝甲25到40毫米,頂部裝甲15毫米,擋泥板15毫米,擋泥板延伸4毫米,相對薄弱,易被敵方火力擊穿。炮塔前部和兩側裝甲都是40毫米,頂部和后部均為15毫米,因側面裝甲有一定傾斜,防護效果反而比正面的要相對好一些。此外,車長塔頂部為15毫米,四周40毫米,為鑄造均質鋼裝甲,整體防護一般。
機動方面,搭載一臺300馬力的V-4柴油發動機,通算功重比達21.74馬力每噸,動力充沛。最大前進速度可達64千米每小時,能快速到達戰場指定位置,在偵查、突襲等任務中優勢明顯;最大后退速度8.4千米每小時,倒車能力可輔助車輛調整位置和撤離;且車輛可快速從靜止進入戰斗狀態或短距離沖刺,整體加速性能良好。配備扭桿懸掛系統,提高了坦克越野性能,在行駛時能保持較好穩定性。同時,它采用制動差速轉向方式,原地轉向速度為48度每秒,可快速改變行駛方向,在復雜地形和近距離戰斗中能靈活應對。
軍備方面,裝備一門45毫米20-K型線膛坦克炮,采用定裝彈。水平射界為全向,垂直射擊為25度/負7度,最大炮口動能412.98千焦,彈藥基數150發,發射間隔2.5秒,實際射速約10到12發每分鐘,適配APHEBC/AP/HE/APCR等彈種。APCR彈10米距離垂直穿甲深度可達103毫米,彈藥速度985米每秒;APHEBC彈穿深也有一定威力,但面對重裝甲目標時穿身有限。同時,它配備2挺7.62毫米DT型同軸機槍,彈藥基數3780發,單管射速600發每分鐘,100米距離垂直穿身9毫米,可用于對付近距離步兵、軟目標和空中目標。
總的來說,該車相比同時期部分輕型坦克,裝甲厚度和傾斜設計使其防護有優勢,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敵方火力;且高速度、快加速和靈活轉向,使其能快速穿插、迂回包抄,搶占點位,戰場機動性出色。然而,在面對重型坦克和重裝甲目標時,主炮穿深不足,難以造成有效傷害;炮塔轉速較慢,面對多個目標或快速移動目標時反應不夠迅速,影響作戰效率;還有車體較小,內部空間較湊,被命中后易損毀關鍵部件,生存能力一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