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是我國傳統的24節氣中第六個節氣,其時間是在每年公歷的4月20日前后,當斗指辰;太陽黃經為30°時就交谷雨節氣了。
古人認為“雨生百谷”,所以這個節氣就叫“谷雨”。因此谷雨也是一個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同時也是反映農耕文化的節令。
距離谷雨節氣也沒幾天了,而農村的老人說了今年谷雨節氣“不一般”,在谷雨節氣當天有“三怕”。這又是為什么呢?具有三怕又怕的是什么?讓我們一起來提前了解一下吧!
為何說今年谷雨節氣“不一般”?
在公歷上來看,谷雨節氣確實沒什么不同的,每年基本都是在4月20日前后。但是在農歷上卻是有些變化的。
在正常的年份來說,谷雨節氣是在三月中的。在《通緯·孝經援神契》中就記載了:“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為谷雨,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凈明潔也。”
今年的谷雨是在2025年4月20日03點56分,農歷是在三月二十三日,恰逢“月忌日”。
所以老輩人的說法就是今年的谷雨節氣逢月忌日,這一天是大兇的日子,諸事不宜,所以很不一般。
谷雨節氣有三怕,分別是指啥?
這也是過去農民所總結出來的經驗,它的意思是說在谷雨節氣的時候,最好不要出現這三種天氣現象,往往就會有不好的預兆。
第一怕:谷雨節氣不下雨。
前面也說了,谷雨節氣一詞來自于“雨生百谷”,即這個時候下雨了,那對谷類作物的生長才有利,這樣不僅順應了節氣,同時也對農作物的生長有利,因此它也是一個好兆頭,預示著當年的農作物會迎來豐收。
在民間就有不少這樣的農諺,比如“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說的是谷雨節氣如果下雨了,哪怕是下了一會兒,那也是價值千金的。
另外還有“清明怕天哭,谷雨怕無雨”、“ 谷雨晴欠年景,谷雨雨好年景”等,它們的意思都是差不多,谷雨節氣下雨就是好年景,而谷雨節氣沒有下雨就不是好兆頭。
這是因為古人在過去長期觀察發現了一個規律,往往谷雨節氣當天下雨了,那預示著后面的雨水多。而如果當天是晴天沒有下雨,即預示著雨水少,后面晴天多,很明顯這樣對春播和農作物的生長都是不利的。
第二怕:谷雨節氣出現大降溫!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了,之后就是立夏了,意味著春天結束了,而夏季就要到來了,因此到了谷雨節氣的時候氣溫也會明顯上升了,這也是雨水增多的一個原因。
但如果到了谷雨節氣的時候,如果氣溫還比較低,尤其是在谷雨節氣當天出現了大降溫,這可不是好兆頭,預示著有可能倒春寒來了。
要知道在谷雨節氣的時候,雨水增多,氣溫升高,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這樣對谷類作物生長非常有利。
尤其是越冬的小麥進入到了抽穗揚花期,春播作物玉米、棉花的幼苗期,如果這個時候大降溫,就會對其生長很不利,從而會導致農作物大大的減產。
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農作物絕收,所以,谷雨節氣當天大降溫是農民不愿意看到的,這也是谷雨節氣第二怕。
第三怕:谷雨節氣刮南風。
農諺說“清明怕雨,谷雨怕風”,不過這里的風尤其是指南風,因為農諺還說了“谷雨南風起,三伏多暴雨”,意思是說在谷雨節氣當天如果刮南方,那么預示著到了三伏天的時候雨水很多,特別是容易出現大暴雨,這樣就容易引起洪澇災害。
不過在有些地方則有另外一種說法,那就是“谷雨西北風,鯉魚飛房頂”,認為谷雨節氣當天刮西北風也不好,這樣鯉魚就會上房頂。說明了后面的雨水很多,會引發大的暴雨這樣鯉魚就會飛到房頂去。
現在明白了吧,老人說的谷雨節氣三怕,分別是害怕不下雨、大降溫和刮南方。
這些也都是過去祖祖輩輩總結出來的經驗,還是有些參考價值的,你們說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