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北京四惠中醫醫院發布訃告:中國著名針灸學專家、電熱針療法的創始人夏玉清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當日8時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訃告中給予她很高的評價,稱她醫心向黨、愛國為患,一生兢兢業業、開拓創新,以仁心育人才、傳學術,畢生都獻給了醫學和病患。
據悉,1932年夏玉清出生于黑龍江牡丹江。年少時因父親患重病被中醫治愈,這段經歷讓她立下從醫報國之志。
1949年,她16歲便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投身到解放戰爭的第一線,成為一名戰地外科醫生。
1951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她毅然請求赴朝參戰,并隨志愿軍奔赴朝鮮前線。戰場上,她即便身處險境,她始終堅守崗位,不僅爭分奪秒救治傷員,還主動前往隱蔽的小樹林站崗放哨。
面對勸阻,她語氣堅定:"醫療隊不能總躲在防空洞里,必須時刻準備迎接傷員!"在一次執勤時,一顆流彈貼著胸口呼嘯而過,待硝煙稍散,她解開厚重棉衣,赫然發現內襯已被高溫灼得焦黑。
她這種不顧個人安危、堅守使命的勇敢無畏精神,令人敬佩。
而長期在惡劣環境下超負荷工作,致使她胸椎結核舊疾復發,又不幸感染惡性瘧疾,最終因身體不堪重負被迫撤回國內接受治療。
1952年,夏玉清響應國家號召,進入中央衛生部針灸研究所學習,師從朱璉教授。
在西藏的醫療實踐中,她利用針灸成功治愈了一名嚴重哮喘患者,從而深刻改變了她對針灸的認知,也堅定了她在這一領域不斷創新的決心。
進入20世紀70年代,夏玉清開始著手電熱針療法的研發。這一創新療法解決了傳統火針在治療過程中存在的溫度難以控制、操作危險等問題。
她聯合電學工程師,將針灸針柄與穩壓電源相連接,實現了精準溫控,并突破性地結合了針刺與溫灸的雙重效果,為許多疑難雜癥提供了有效的治療方案。臨床數據顯示,電熱針療法在治療萎縮性胃炎、腫瘤等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這一創新療法不僅在國內取得了很大成功,還多次受到國際醫學界的關注。夏玉清的電熱針療法得到了衛生部的重點推廣,她本人也多次赴日本、德國等地交流,發表學術報告,并主編了《電熱針臨床應用指南》等權威著作。她的貢獻為中醫藥事業的國際化做出了重要貢獻。
盡管已年過九旬,夏玉清依然堅守在臨床一線,每周仍堅持出診五個全天。新冠疫情期間,她依然穿著防護服堅守崗位,汗水濕透了衣背,卻從不曾停下診療的腳步。
面對西醫界對電熱針療法的質疑,她依靠扎實的臨床數據,用事實回應挑戰,推動了中西醫的務實合作。
2021年,夏玉清被授予“首都國醫名師”稱號,她培養了大量針灸人才,成為一代人的精神導師。她的醫學理論和治療方法,影響了成千上萬的患者和醫學工作者。
夏玉清的離世,雖為中醫藥界的重大損失,但她一生的精神卻永遠長存。她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英勇表現,在醫學領域中的開創性突破,以及她對患者無私奉獻的精神,大家永遠銘記在心。
夏教授,一路走好,家人節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