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積極宣傳貫徹新慈善法,推動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2025年4月17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慈善總會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學習探討新修訂《慈善法》,中國慈善聯合會、河南省慈善聯合總會會議精神,將慈善工作主動融入國家治理體系和共同富裕戰略中,以推動慈善行業治理現代化為目標,聚焦社會慈善、應急慈善、鄉村振興、幸福家園等重點領域,加快行業信息化、標準化、專業化建設,深入洧川鎮調研探訪。
洧川鎮是一座擁有了2000多年歷史文化的中原古鎮,地處鄭州、開封和許昌三市交界地帶,因地處洧水河河畔,從而得名“洧川鎮”。早年間政府將這里設立為洧川縣,1954年劃歸于長葛市,1965年并入尉氏縣,2022年正式納入鄭州航空港區管轄體系,進入新的歷史階段。
洧川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此次調研探訪工作,并邀請鄭州航空港區新科鋅業有限公司、鄭州航空港區環保能源有限公司、河南省吉程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進行研討。在座談會上,多方就慈善任務、目的達成了共識,要圍繞慈善項目、基金、數字慈善行業發展等工作,以慈善賦能鄉村振興和基層治理,創新募捐機制,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
座談會上,洧川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張威代表鎮黨委、政府對鄭州航空港慈善總會及各企業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對2022年—2024年以來洧川鎮開展的慈善工作進行了總結匯報。近年來洧川鎮的慈善募捐規模以逐年上升的趨勢呈現,在2024年開展的“鄉村振興 豫善同行”專場活動中,企業的參與度高漲,得到企業及個人等各類募捐款已達到230余萬元,其中208萬元用于古城墻的修復改造工程,剩余款項用于對低保家庭、殘疾人、孤兒等困難群眾的資助,活動開展以來,共計救助大病患者22人,困難學生17人。各類慈善項目的實施成效顯著,但是由于資金短缺,慈善工作存在專業慈善人員從業者不足、志愿者人員缺口大、宣傳與動員不足、救助活動覆蓋面有限等實際問題。
未來將進一步加強慈善隊伍建設,提升鎮、社區兩級慈善工作者隊伍建設,強化慈善宣傳、增強公眾慈善意識、營造慈善氛圍,做到“人人慈善”的良好社會風氣。同時豐富救助形式,積極爭取上級政策,捐款效益充分發揮,加大慈善事業在社會保障中的補充作用。多方聯動,各職能部門以慈善為抓手,深入一線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大事、要事。要全方位推進黨中央對“第三次分配”任務中慈善工作的落實,慈善工作不僅僅是救助弱勢群體,更是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洧川鎮全體群眾將全力支持慈善事業的開展,為構建和諧鄉鎮貢獻力量。
慈善總會會長楊玉光高度評價洧川鎮黨委、政府所做的工作,“辦法多,宣傳廣,工作效果明顯”,以辦公場所管理體系網絡建設、日間照料、居家養老、老人活動場所等重點工作為例,真正體現了強化政治引領,把黨的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到需要幫助的人民群眾,充分發揮慈善事業扶貧濟困的重要作用,真正為困難群眾排憂解難,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再次宣傳、引導洧川鎮黨委、政府要在線上線下募捐方向大力宣傳,讓數字思維融入到慈善工作的方式方向,創新慈善宣傳方式,努力打造具有洧川特色、內涵豐富、感染力強的慈善文化宣傳體系,推動形成全鎮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的良好氛圍。進一步規范運作體系,公開透明,自覺接受社會的監督,努力打造陽光慈善、透明慈善,真正辦好讓老百姓滿意和信任的慈善事業。
這場鄉鎮調研之行,于慈善總會而言是責任的踐行、愛心的丈量,更是對鄉村振興道路上慈善力量新使命的探索。未來隨著一項項精準慈善舉措落地生根,必將在鄉鎮田野間綻放絢麗溫暖之花,讓每一位鄉親都能沐浴在慈善關懷下,向著美好生活大步邁進,共同書寫鄉村發展新篇章。
編輯:劉雯
來源:河南黨建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