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旱澇看谷雨”,今日谷雨,今年是旱還是澇?看老人咋說?谷雨節氣是一個跟降雨和農作物息息相關的節氣,很多有經驗的老人,這個時候看節氣就知道今年的莊稼種植計劃。根據傳統農諺與現代氣象預測,民間也有很多關于谷雨節氣的農諺,都是老一輩們的經驗之談哦,下面一起來探個究竟吧:
一、傳統農諺的啟示
1、“上午谷雨雨水多”
農諺:上午谷雨萬物生,下午谷雨憾斷流
2025年谷雨交節時間為2025年谷雨的具體時間為4月20日3:55:45,恰處老輩人說的“上午谷雨”。傳統觀點認為,此時陽氣初升,水汽易凝結成雨,預示全年雨水充沛。農諺如“谷雨有雨,缸中有米”“谷雨無雨,交回田主”也支持谷雨下雨對農業的利好,認為雨水充足有利于春播作物生長。
2、“谷雨月尾,三伏穿棉”
農諺:谷雨在頭六月桑拿,谷雨在尾三伏穿棉
今年谷雨在農歷三月廿三(月尾),今年的谷雨屬于:谷雨在尾。今年是雙春年,閏六月,今年的夏季會比較長,今年夏季冷暖交織,整個夏季的整體而言會相對涼爽的。但是秋冬季節要注意寒棟“災害”。
二、氣象預測與氣候特點
1、降水格局打破“南澇北旱”
今年谷雨呈現“南北雨量均衡”的罕見現象。南方受暖濕氣流與冷空氣頻繁交匯影響,長江中下游及華南地區降雨量大且持續時間長,可能緩解前期旱情;北方雖降水不及南方,但多場“及時雨”改善土壤墑情,為春播創造條件。不過,華北地區因高溫加速蒸發,仍需警惕局部春旱。
2、氣溫穩定與物候異常
全國氣溫較常年偏高1-2℃,南方提前入夏,北方“無寒春”現象明顯,倒春寒風險較低。同時,動植物物候提前近一個月,如浮萍、牡丹早發,布谷鳥遷徙軌跡偏移,顯示氣候異常。
3、極端天氣與厄爾尼諾影響
全球變暖及厄爾尼諾余威加劇氣候波動,可能導致“旱澇急轉”。例如,江南、華南春季偏澇,而華北可能出現“雨多不解渴”現象。此外,月尾谷雨與農歷閏六月疊加,可能引發夏季多雨或階段性干旱。
三、綜合預判與應對建議
旱澇并存,區域差異顯著:南方需防范洪澇(如長江流域),北方(尤其是華北)需警惕春旱及高溫蒸發影響。倒春寒(黃淮冬小麥區)、局地暴雨(華南)、階段性干旱(華北)。
Lily美食談碎碎念:
“一年旱澇看谷雨”,傳統農諺預示今年雨水較多,但受氣候變化影響,需關注旱澇不均。總體趨勢為“南澇北旱緩解,局部極端天氣頻發”。農民可結合古訓“順天之時,因地之宜”,依托科技手段靈活調整農事,以應對復雜氣候挑戰。
小編在海南海口,今年谷雨的氣溫是26-35,最高溫度達35度,室內都要開空調了,屬于局部多云天氣,整體式晴朗的,今天谷雨節氣沒有降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