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
講堂
第七屆居士/義工正見班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4月19日上午,華巖寺第七屆居士正見班繼續在弘法樓一樓學習《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重慶佛學院空義法師主講。本次課程著重梳理了從第三觀至“第十四觀之上品上生”的內容。
迎請儀式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空義法師首先講解第三觀”地想觀”,法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場景,讓大家仿佛身臨其境般地觀想大地如水般澄澈,進而凝固成琉璃寶地,還結合實際生活例子輔助理解。同時,法師帶領大家一起誦讀相關經文,在誦讀中感受經文韻律,體會其中深意。誦讀后,鼓勵大家分享自己讀經時的初步感受和疑惑,現場氛圍十分熱烈。
接著進入第四觀“觀想極樂世界的寶樹”。法師引用經典原文,逐句細致解釋,讓學員體察極樂世界寶樹高大莊嚴、光芒殊勝,蘊含無盡佛法智慧;并引導互動,讓同學把華巖寺的樹木叢林想象為極樂世界七寶樹的樣子,增強了對經文的理解與體悟。
齊唱《三寶歌》
空義法師重點講解觀想西方三圣,結合經文深度剖析每一處關于西方三圣身相、儀態等描述的含義,還分享了善導大師等祖師對西方三圣的開示,拓寬了大家的認知。
之后學習到“是心作佛,是心即佛”這一重要理念。法師告訴大家,“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自他本無二。佛是眾生心中的佛,眾生是佛心中的眾生。三世一切諸佛,與自性彌陀無二無別,只要如法修行、觀想,就能顯發佛性。
最后,空義法師闡述了上品上生的條件,并將經文里的要點精準提煉出來,讓大家清晰了解到上品上生需具備“至誠心、深心、回向發愿心“這三心,修三行“慈心不殺,具諸戒行;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修行六念,回向發愿,愿生彼國”。具如此功德,臨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及諸菩薩會“授手迎接...行者乘金剛臺,隨從佛后,如彈指頃,往生極樂國。“
此次《佛說觀無量壽經佛經》課程學習圓滿結束,學員們不僅對極樂凈土有了深入了解,對佛法知識的掌握也有了極大提升,對阿彌陀佛的慈悲愿力生起了信心,幫助大家在生活中更好地踐行佛法智慧,以更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