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佛學院維摩講堂系列文化講座
第十七講
《中論》批判“有無”思想解析
講座摘要
《中論》為龍樹菩薩深見中觀思想的代表作。此論共有二十七品,每一品都是為破眾生于諸法生執,并用八不遮詮的方式批判了有自性的“生滅”、“一異”、“斷常”、“去來”。于世俗名言中安立諸法唯名言有,而于勝義中諸法皆不可得的“緣起性空”的理論彰顯諸法實相。
諸佛以無數方便,把本來離文字相的解脫涅槃思想,用言語編成了文字般若對眾生進行詮釋,其旨皆為眾生因文字般若而起修三乘解脫的止觀雙運,內在生起觀照般若的智慧而親證真正離言的實相般若,用此般若斷除人法二執,而證得三乘的解脫。
《中論》 <觀有無品> 則是中觀學派的中道思想,在中觀學派的性空與幻有理論上批判了本體論思想下的“有無”二邊,龍樹菩薩并引用了大小乘共許的《雜阿含經》所收編的 <刪陀迦旃延經> 中刪陀迦旃延尊者問佛陀何為正見時,佛陀對刪陀迦旃延指出正見是離有邊和無邊,不著有無即是中道。故龍樹菩薩在本品中說:“若人見有無,見自性他性,如是則不見,佛法真實義。 ”
主 題
《中論》批判“有無”思想解析
主持人
張愛林
西南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任
主講人
宗澄法師
廣東佛學院嶺東學院副院長、研究生導師
主講人簡介:
釋宗澄,浙江溫州人,1995年于多寶講寺出家,1996年受戒。自1996就讀福建佛學院,1998年~2011年學習藏文及《俱舍論》《唯識二十論述記》《唯識三十論因明》及中觀學派的《入中論》《中論》等。
2014年獲泰國國際佛教大學中文系碩士學位。
自2015年起入職杭州佛學院任教中觀課程,其間參加過多個佛教論壇,并發表過多篇佛學學術論文。
2018年入職廣東佛學院嶺東學院任教,目前擔任廣東佛學院嶺東學院中觀專業研究生班導師至今。
2019年、2020年及2024年擔任廣東省佛教講經交流會評委。
2018年至今擔任過廣東佛學院陸豐學院、江蘇佛學院慈悲學院研究生導師。并不定期為福建佛學院、江蘇戒幢佛學院、浙江佛學院總部、閩南佛學院為研究生宣講中觀方面的課程。
2019年當選為潮州市佛教協會常務理事。
現任廣東佛學院嶺東學院副院長、研究生導師、開元寺西堂。
法師于國內佛教論壇發表過多篇論文:
《現觀莊嚴論》中“二十僧”與《俱舍論》“賢圣品”之比較
《般若經》中之深見、廣行為成佛之道思想初探
中觀破“自”生思想解析——以《青目釋》、《明句釋》為中心
略述《中論》破他生之方法論——以《般若燈論》與《明句釋》為例
論此世界成佛之處所——以《大乘入楞伽經》為中心
《大智度論》但空思想——以吉藏的但空思想展開為中心
吉藏“但空”思想探析
《現觀莊嚴論》中“一切智”思想探析
時 間
2025年4月25日(周五)
下午2點30分
地 點
重慶佛學院多功能廳(華巖寺旁)
重慶佛學院
重慶華巖寺
重慶大足圣壽禪院
導航位置
掃描關注華巖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