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玉淵譚天
截至當地時間4月19日下午,包括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內的近900人簽署了一份“反關稅宣言” ,批評特朗普的關稅政策 ,稱其具備“誤導性”并警告稱其可能導致“自找的衰退”。
延伸閱讀
中美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到底會走向何方?美國彭博社17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特朗普政府似乎正準備向其他國家施壓,要求他們限制與中國的貿易;但當天特朗普本人表示,他不愿意繼續提高對華關稅,甚至暗示可能愿意降低這些關稅。
一位匿名知情人士向彭博社透露,特朗普的高級經濟顧問正在考慮,要求來談判的貿易代表對與中國關系密切的國家征收所謂的二級關稅。另一位知情人士稱,墨西哥官員預計美國會要求他們提高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
彭博社稱,數十個國家正在與美國談判尋求關稅減免,作為交換,美國希望這些國家不要再購買中國商品,采取措施限制中國的制造業實力,以防止中國找到繞開關稅的途徑。
報道指出,此舉相當于特朗普團隊試圖利用貿易伙伴來包圍中國,向北京施壓,迫使中國改變經濟政策。目前尚不清楚這一戰略是否會奏效,但一些外國官員在與美國進行初步談判后,對達成關稅協議的可能性表示懷疑。
當地時間16日,美國與日本就關稅問題開啟了談判。《日本時報》認為,盡管兩國都表達出善意,但幾乎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進展。日本首相石破茂17日在東京聽取了會談匯報后表示,未來的談判“不會輕松”,“日美兩國的立場仍然存在分歧”。
特朗普與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的合影 社交媒體
但參與了美日關稅談判的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似乎非常樂觀。他希望美國與像日本這樣的貿易伙伴接觸,向他們施壓,要求他們限制對華貿易。
貝森特上周談及一些美國傳統盟國時表示,“他們是很好的軍事盟友,但不是完美的經濟盟友”,如果能就關稅達成協議,“我們可以作為一個整體與中國接觸”。
然而,對于他們挑起的對華貿易戰的最終目標,特朗普團隊似乎意見不一。特朗普17日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談及對華關稅時稱,“到了一定程度,我不希望它們上漲,因為到了一定程度,人們就不買了”,“所以我可能不想再加,或者可能不想加到那個水平”,“我可能想降低,因為你知道,你希望人們買”。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4月10日表示,中方絕不接受美國對中國濫施關稅的霸凌行徑,施壓、威脅和訛詐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美方如果真的想談,就應該拿出平等、尊重、互惠的態度。如果美方置兩國和國際社會的利益于不顧,執意打關稅戰、貿易戰,中方必將奉陪到底。”
彭博社分析指出,特朗普“包圍中國”的計劃要想成功,需要獲得歐洲和亞洲國家的支持,但這些國家一直不愿大幅減少與中國的貿易。而特朗普對朋友和對手同時加征關稅的決定,也導致一些外國政府不再將美國視為可靠的盟友。
美國紐約市立大學教授、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16日發文稱,美國試圖與其他國家達成孤立中國的協議不太可能成功,因為特朗普已經完全喪失了信譽。除非讓其他國家的政府相信美國會遵守協議,才可能達成協議,而特朗普撕毀了所有現存的貿易協定,然后每隔幾天就對自己的關稅做出瘋狂修改,他已經摧毀了美國在這方面的信譽。
事實證明,其他國家聽從特朗普政府的指示,不僅不會換來美國免征關稅的承諾,反而可能會傷及自身。
彭博社以加拿大為例稱,打擊中國未必能換來美國的保證。為了討好美國,加拿大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鋼鐵和鋁加征高額關稅,還宣布將采取措施加強美加邊境安全,但最后特朗普還是對加拿大征收了關稅。
美國總統特朗普 資料圖
《韓民族日報》17日也直言,美國以高關稅為籌碼,試圖限制中國企業對第三國的投資,這種做法在國際上尚屬罕見,可能侵犯他國的經濟主權。尤其對韓國而言,這一戰略可能帶來更嚴重的兩難局面。中國去年超過美國,成為韓國第一大出口市場,是極其重要的貿易伙伴。如果要限制這些經貿聯系,韓國企業將首當其沖。現在,韓國政府與企業已經在美國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等措施下,夾在中美之間進退維谷。
克魯格曼認為,歐盟也沒有參與美國對華貿易戰的理由,因為這將摧毀歐盟自己的供應鏈。對于歐盟來說,一旦加入美國對付中國,就會吃力不討好:除了自己的供應鏈受損外,還可能會發現美國將槍口指向自己,再次對歐盟征收懲罰性關稅。
知情人士也對彭博社透露,歐盟本周在與美國的談判中,沒有就解決貿易分歧取得太大的進展,因為特朗普的顧問給人的印象是,對歐盟征收的關稅大部分不會取消。
在上周特朗普關稅引發全球經濟混亂時,貝森特對歐盟發出警告稱,不要轉向中國,他還點名西班牙,稱靠近中國“無異于自割咽喉”。西班牙經濟、貿易和企業部部長卡洛斯·庫爾波駁斥了貝森特的警告,稱歐洲與世界所有主要大國保持關系至關重要。他15日在與貝森特會晤后告訴記者,中國必須成為歐盟的“戰略伙伴”。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稱,美國盟友們的當務之急是保護本國經濟免受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影響。過去幾年,他們以為會與美國保持密切的經貿聯系,但時代已經變了。現在,當電話響起時,電話很可能來自中國。
在中方連續反制下,連打關稅亂拳的特朗普,口風變了。
當地時間4月1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對記者表示,他不想繼續提高對中國的關稅了,因為這可能會使兩國之間的貿易陷入停滯。
彭博社等報道稱,在談到美國會對中國進一步反制措施作何回應時,特朗普對記者暗示,他可能愿意降低關稅。
“在某個時候,我不想讓關稅再提高了,因為到了一定程度,人們就不會購買商品了。”
特朗普接著說:“所以我可能不想讓關稅再提高,甚至可能不想達到現有水平。我可能想降低關稅,因為,你知道的,你希望人們購買商品。”
另一邊,特朗普仍在對中國下黑手。他被曝試圖借關稅施壓,強迫各國限制對華貿易。
彭博社17日引述消息人士的話稱,數十個國家尋求美國減免或豁免關稅,作為交換,美國準備要求這些國家采取措施限制中國制造業實力,以防中國繞開特朗普的關稅政策。
消息人士還稱,特朗普的高級經濟顧問正考慮一項措施,要求他國對從某些與中國關系密切的國家進口的商品征收二級關稅。
美國紐約市立大學教授、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16日表示,美國試圖與其他國家達成孤立中國的協議不太可能成功,因為特朗普已經完全喪失了信譽。
克魯格曼強調,除非讓其他國家的政府相信美國會遵守協議,才可能達成協議,而特朗普撕毀了所有現存的貿易協定,然后每隔幾天就對自己的關稅做出瘋狂修改,他已經摧毀了美國在這方面的信譽。
白宮方面早前稱,4月10日正式生效的對華關稅稅率實際上是145%,而不是他們前一天所說的125%。
特朗普無差別揮舞關稅大棒,歐洲盟友亦在其中 國際金融報
根據白宮的說辭,今年2月和3月,美方先后兩次上調對華關稅,幅度均為10%;而125%則是所謂“對等關稅”稅率。這意味著特朗普今年入主白宮以來,美方針對中國商品累計加征關稅稅率達到145%。
15日,白宮網站又發布關于關鍵礦產和衍生品232調查的有關事實清單,提到因為中國采取報復措施,現在中國出口到美國商品面臨最高達245%的關稅。
對此,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這充分暴露了美方將關稅工具化、武器化已經到了毫無理性的地步。
發言人強調,中方此前已就美單邊加征關稅多次闡明立場,對于美方這種毫無意義的關稅數字游戲,中方不予理會。但倘若美方執意繼續實質性侵害中方權益,中方將堅決反制,奉陪到底。
美國股市本周繼續承壓。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談到了特朗普關稅可能給經濟帶來的“挑戰性的局面”。
鮑威爾16日表示,特朗普的關稅“極有可能”刺激通脹暫時上升,并警告稱這些影響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
受鮑威爾言論等因素影響,美國股市當日收盤大幅下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盤下跌近700點,跌幅1.7%,標準普爾500指數收跌2.24%,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跌3.07%。
此外,近期美債市場經歷了劇烈波動,上周10年期國債收益率出現20年來最大漲幅。
歐洲保險和職業養老金管理局(EIOPA)主席佩特拉·希爾凱瑪(Petra Hielkema)17日在歐盟金融監管機構閉門會議上表示,美債市場近期的劇烈波動正在引發人們對其作為避險資產地位的質疑。
與此同時,美國多領域對華出口市場份額正被他國迅速搶占。
澳媒4月13日提到,美國對華牛肉出口停滯之際,澳谷飼牛肉在中國的需求激增,2月和3月對華出口量就超過了2萬噸,較去年同期暴漲近40%。
另據彭博社17日數據,中國進口商削減了約90%的美國石油采購量,目前正進口創紀錄數量的加拿大原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