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個關注不迷路
近日,有網友發貼稱,自己2022年花119萬買的商品房,四年后的今天,卻只值40萬了!
據這位網友透露,他購買的是江西南昌江鈴時代城的房子,當時的售價曾高達1.2萬元/㎡,而目前參考均價卻僅剩4388元/㎡。
對于這位業主來說,房產貶值帶來的不利影響是很現實的。剩下的房貸還有70萬,就算現在能賣出去,業主還得再另外花30萬。
算下來,每天他要虧損五百多元。
據了解,該樓盤于2021年9月開盤,位于紅谷灘九龍湖新城,是國企開發的。
之所以這幅降價,是因為開發商準備進行下一個項目,所以才把最后100套房降價清盤。
對于提早購房業主的不滿,小區售樓部一位工作人員表示,“老業主鬧的話,那不是證明新買的撿到漏了嘛?!?/strong>
樓盤價格有調整,這屬于正常現象,可是這么大幅度的降價,業主有沒有要求開發商賠償的權利?
對此,有律師也表示,開發商為回籠資金,促進消費而以團購名義大幅降價銷售,符合市場中的常見策略,這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的商業行為。
其實,想想也明白,買房這種事,本質上就是一種“算計”,是贏還是輸,有時候就是看天意。
業主覺得房產貶值,想讓開發商被差價,這基本是沒什么希望的。
有網友評論說,如果房子降價就要求賠償,那升值的時候是不是應該把增值的部分返還給開發商呢!
從國家這些年的房產政策來看,貫徹“房子就是用來住的”這種觀點肯定是一個長期的目標。
打擊“炒房”也將會是房地產行業未來持續實施的一個重點。
既然房子是用來住,那么漲跌都只是數字上的東西,其實對于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沒有太大的意義。
業主有不滿的情緒能夠理解,畢竟一下貶值六七成確實很讓人心疼。
但實話說,這一點上,業主似乎沒有太好的應對辦法。
開發商事先不會跟業主簽署所謂“防貶值”的協議,一切還要看市場行情來說話。
不過,從大的方面來說,單純一個樓盤的價格波動還影響不到整體的房價行情。
筆者在某房產網站查詢到,該區域目前的新建商品房售價每平方超過1萬元,二手房交易均價仍舊在1.2萬以上。
因為開發商的降價,可能短時期內,這個小區的二手房交易可能會受到一定的沖擊,可這種短暫的調整仍然會慢慢趨同于大形勢。
房子的問題,一直都是老百姓很關心的焦點,因為它可能是普通人一生中最值錢的資產了,盡管為了這份產業,我們要用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去償還。
老百姓買了房子,不管是用來住還是用來賣,想要它漲價都能夠理解。
可有些東西,并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就像很多人在房價二三千的時候賺貴不買,而到了七八千又為搶好樓層急了眼。
我們小區就是這樣,有些業主在前幾年二手房均價七八千的時候,捂著就是不舍得賣,這兩年都降到了四千多,想賣又沒人買了,你說尷不尷尬?
買房需要眼光,也需要一份運氣,更需要一個好的心態。
買到手的房子,就別再去關注房價的波動了,只要是用來住的,那就沒有虧錢的說法。
互動話題:大家覺得,業主119萬房子4年后只值40萬,想要找開發商要補償合理嗎?
點贊、關注、轉發、在看都是鼓勵,喜歡點個關注吧
封面·配圖 / 來源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